第(2/3)页 大清·乾隆时期 乾隆扇着扇子不屑的轻哼一声。 “那何止是堪忧啊。” “最好的一版《明实录》都驴头不对马嘴。” “这第二版的,指不定是什么样呢!” 和珅点头哈腰道: “万岁,臣也疑惑,当初问过纪昀等人,您猜他们怎么说?” 乾隆眼皮一耷拉。 “怎么说啊?” 和珅上前一步,笑道: “他们说,那就是奉天靖难别记!” “处处透着那别扭感。” 乾隆轻笑一声。 “明成祖啊。” “怕了一辈子别人说他是反贼。” “欲盖弥彰。” “这一点不如唐太宗啊。” …… 【不过朱棣对这个版本的实录大加称赞。】 【然而过了八年之后,朱棣公开指责第二个版本的监修官李景隆等人“心术不正”】 【下令第三次修撰《明太祖实录》】 【这一次修撰耗时将近七年,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开始到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结束】 【对于此次修撰完成的《明太祖实录》朱棣十分满意,史称“披阅良久,嘉奖再四”】 …… 天幕上。 一张张白纸染血。 一名名大臣俯首。 皇帝高坐。 天下静默。 …… 【而历朝历代改史没有像朱棣如此一般。】 【他修改正史,同时严禁民间自由谈论或书写建文朝这段历史。】 【理由是“怀疑怨谤”】 【而犯此罪者“事发族灭”】 【有个叫叶惠仲的文人,就受到了这种惩治】 【“永乐元年,坐直书‘靖难’事,族诛。”】 【禁毁甚严,又大加舛改,致使真相大多湮没。】 【这一点,是需要批判的。】 【同时,朱棣也继承了朱允炆未竟的事业。】 【削藩。】 …… {藩王:那太孙当皇帝要削藩王!这藩王当皇帝也要削藩王?!那你这藩王不白上位了吗!} {嗨,这就不懂了吧,当藩王只要打仗就够了!当皇帝,那考虑的就多了!} {朱棣:我不知道削藩对不对,我就知道那藩王啊……嘿!} {是个正常人都要削藩王的,何况还是藩王起家的呢,更要削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