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韩山童、刘福通、郭子兴…… 无论他们的本意是什么。 他们都借用这首慷慨悲壮的战歌,向残暴腐朽的元朝发出满腔怒吼。 无数英豪也为之付出鲜血乃至生命。 恍惚间。 他看到了两个少年。 为首的少年哭泣着,他拉着一个破木板,上面躺着两具衣不蔽体的尸身。 木板后面也紧跟着的一名少年。 他的眼里,只有仇恨。 “我究竟……” “是什么时候……” “变成了这副模样……” 老朱迷茫了。 …… 天幕里的歌声渐渐停止。 对面的胡骑像被吓傻一般,不冲锋也不逃跑。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凌厉的光芒。 他抽出了银光闪闪的佩剑将它高举过头顶。 对身后的骑士们厉声叫道: “儿郎们,随朕杀虏!” 说完,一夹马腹,向山下俯冲而去! 呜呜的号角响起。 “杀!” 数十万明军齐声高呼,向前迈步逼进! 山谷中,杀声四起,山河气壮! …… 【“本雅失里弃辎重孳畜,以七骑遁”】 【鞑靼部落经这次大败,解体溃散,君臣始各为部。】 【阿鲁台便于这年冬天向明朝贡马臣服,朱棣封阿鲁台为和宁王。】 【公元1412年,瓦剌势力逐渐强盛起来,马哈木于今年攻杀本雅失里。】 【又向明朝政府多所要挟,并扣留使臣,南下骚扰。】 【公元1414年,朱棣亲率大军出征,直至土剌河(今蒙古国境内的图拉河),马哈木等战败脱身遁,不久死去。】 【经过这一次打击,在永乐时期,瓦剌就一直接受明朝政府的管辖。】 【公元1421年,鞑靼部阿鲁台数次起兵骚扰兴和等地。】 【朱棣遂于永乐二十年(1422)、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三次亲率大军出征,予鞑靼部沉重打击。】 【而瓦剌又数败其众,使得鞑靼“部曲离散”,最后阿鲁台也为瓦剌脱懽所袭杀。】 …… 天幕上。 夕阳西照下。 苍茫的大草原一望无垠。 尺余高的青草随风摇摆,让人心醉神怡。 须发皆白的朱棣骑着白色的战马。 兴致盎然地欣赏草原景色。 一声鹰啼自天上响起。 朱棣抬头望天。 雄鹰在火烧般的云朵下盘旋。 “好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 “可惜,朕再也看不到了。” 他回头望了一眼,随即又看向夕阳落下的地方。 “走吧。” 吃草的马儿仰起头,迈开步子。 悠悠残阳下。 人,渐行渐远。 …… 【公元1424年七月十八日,朱棣于北征回师的途中病死。】 【遵生前之念,将其葬于北京天寿山长陵,与徐皇后合葬。】 【上尊谥称“孝文皇帝”,庙号太宗。】 【嘉靖时期,明廷认为其“再造之功,同于开创”,改为明成祖。】 …… 大明。 迷茫的老朱一下更迷茫了! “成祖?!” “他是祖!咱是什么!!” “嘉靖!又是你!” …… 大明·永乐时期 本来还在惆怅的朱棣看见谥号时,心里一阵欢喜。 然后就看到了那三字。 “明……成祖?!!” “嘉靖!!!!” “嘉靖!!!!朕要你死啊!!!” 明太宗,表示自己是在效仿唐太宗。 表达自己的位置是从朱元璋手中合理继承的。 …… 大明·嘉靖时期 “阿嚏!阿嚏!阿……嚏!” 朱厚熜揉了揉鼻子。 “朕不是不惧寒暑了吗?” “怎么还着凉了?”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