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从白登之围到雁门之围到高粱河,皇帝去边关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为。} {还真的是啊,皇帝亲征,赢了还好,输了影响太大了,就相当于用一万块赌一百块了。} {朱元璋朱棣那种会打仗的还好,基本都是正收益。} {其实吧,个人觉着凭借成祖三代留下来的班底,堡宗就算做个守成之君,明朝都会再有一个治世。} {但是他的祖上三代功绩辉煌,导致他自己有点飘,觉着自己“我上我行”,然后亲征瓦剌被俘。} {冷知识:当一个人没有任何军事能力时,他的军事能力已经超过了猪骑朕。} {猪是负数是吧。} {明英宗最大的罪过就是没跑掉,跑了就是宋太宗。} {虽然赵光义是收服燕云十六州失败了,但是也不是朱祁镇能碰瓷的。无论文治武功还是逃跑能力。} {赵光义是为了收复失地,小规模战役基本没输过,决定性战役把把输,明堡宗是直接嘎,而且纯属作死。} {你给赵光义这数量和质量的明朝军队,估计辽国得被他化为焦土,灭三次国。} …… 大汉·武帝时期 “没想到有一天,连赵匡义都能吹嘘一下武功了。” 刘彻承认自己的认知再次被刷新了一下。 “五十万大军。” “什么也没做。” “没了!” “朕现在严重怀疑,朱祁镇是为了消除相权而拿自己做筏子!” “太离谱了!” “完全解释不了啊!” 霍去病摸着下巴,若有所思道: “陛下,你说有没有可能,明军里面有草原奸细?” 正在保持智商避免污染的刘彻转移了注意力。 “子胥……你这么说也有几分道理。” 刘彻结合天幕里的说辞心中盘算着。 明朝大军是伤亡居半,而仁宣时期的大臣则近乎全灭。 再加上皇帝被俘。 说明草原在进攻之前就已经明确斩首为上歼灭次之的战略了。 所以才会急于通过议和而唆使明军失误! 进攻之后也是集中兵力消灭明军指挥层,旋即迅速撤军,以便整军再来! 那么,这个奸细会是谁呢? 众所周知,议和移营这种事只有皇帝才能指挥。 “奸细就是朱祁镇!” 霍去病:…… …… 炎汉·光武帝时期 “伤筋动骨。” 刘秀感叹大明的时运不济。 一场儿戏般的战争使得明朝中央军力遭到毁灭性打击。 明蒙战争的模式乃至于对外政策将彻底改变。 土木堡一战,无论是全军覆没还是死伤各半,精锐三大营都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以前是拥有主动对外发动大战的能力而不用。 以后就是无军可用了。 “朱瞻基啊,你可能想到这一幕。” 休养生息的收边之策,变成尽力维持的御边之策了。 …… 大宋·太宗时期 赵匡义脸上的表情是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啊。 你们拿这种人对标朕。 朕赢了也很难开心啊! …… {怎么樊忠杀王振没细说啊?经典场面啊!} {其实,王振到底是怎么死的也是历代史家争论的焦点。} {《明史纪事本·王振用事》中认为,这位权监被护卫樊忠当场锤杀。} {而在《明书》中,傅维鳞认为王振为瓦剌兵所杀。} {然后在《英宗谕王振碑》中,朱祁镇说自己亲眼看到王振先行自刎,以身殉国。} {樊忠的“吾为天下诛此贼”的宣泄更像是后世文人的笔法。} {傅维鳞的说法也许更接近事实,但缺乏史料佐证。} {朱祁镇的观点就是洗白,土木堡之败,他的责任肯定要比王振的更大。} …… 大明。 朱元璋沉着脸看着天幕。 握着桌角的手青筋暴起。 “哈”的冷笑一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