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自朱棣去世以后,明朝在对草原的作战中完全处于防守的一方。】 【哪怕是有战斗,基本也都在明朝境内的河套之地开打。】 【草原部落不管打赢打输,只要抢完了就能退回大本营休息。】 【而这一次明军竟翻过阴山摧毁王庭、击杀皇后,对长期处于守势的明朝来说,不可不谓为奇功。】 …… {明朝的战绩看着总感觉怪怪的。} {汪直和王越取得了震动朝野的空前胜利,但实际也就斩首四百多人。} {而之前的红盐池之战,斩首数量还要更少一点。} {而其他时间对蒙古骑兵作战,能够斩首一百以上就算是大功了。} {虽然说杀敌数一般会比斩首数要多,但即使将斩首数翻个三四倍来估算杀敌数,也不过一两千,不算太多。} {再看看汉朝,每一次重大胜利都是斩首一万多甚至好几万,动不动就长途奔袭上千里攻击匈奴骑兵主力部队。} {甚至到了东汉中期,外戚专权和门阀政治都很严重了,对外战争仍然不断取得辉煌的胜利。} {东汉中期的外戚窦宪率军进攻匈奴,出塞三千里,斩首一万三千人,燕然勒石而还。} {一年后继续出征,出塞五千里打败匈奴,斩首五千余人。} {从这个角度看,此时明朝军队的战斗力比东汉中期都差得很远很远。} {那是因为中国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尚武精神强烈,勇于对外作战。} {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像是异族混血啦,儒家文化侵蚀啦,专制政权奴化啦……慢慢就变得软弱可欺了,更加贪生怕死了。} …… 大秦。 嬴政讲述完妇好的历史,就看天上的这一幕幕。 “什么杂乱无章的说辞?” 萧何坐的板板正正的,轻声道: “其实臣很早就发现了。” “后世子孙似乎个个颇通大道之妙,但对于近道之术却不甚深究。” 刘邦撑着腿,托着腮。 “军队体系不大可能独立于国家内政经济体系之外,独立保持清明或发生腐败。” “观天幕通史来看,腐败低效的朝廷,其军队战斗力就弱。” “政治清明时代的军队,战斗力则比较强。” “但用这个指标来跨朝代进行比较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 “影响军事胜负的因素除了朝廷效率、经济实力外,还有武器装备的技术水平差异。” 蒙恬深以为然的点头道: “刘典客所言有理。” “不同时期,武器生产水平,跟周边民族的武器技术水平之间的优势程度差异很大。” “春秋之时,各国安邦驱除戎敌。” “但到吴越称霸后,诸侯国的武器越发精良,戎敌已经不是对手,各诸侯成了对手。” “战场投入的时间、规模、范围,越来越大。” “兵器装备的因素很重要。” 冯去疾捻着胡须,望着天幕。 “通观历史进程,我大秦与汉朝的武器装备大大领先于匈奴等胡人。” “而到了宋明时期,这种技术优势基本消失了。” “如果不考虑这个因素,仅凭对外军事作战的成败来评价秦汉和宋明在内政经济体制上的优劣得失。” “就会出现天幕上的这种情况。” “而这样的结论就是有所偏颇的。” 嬴政点点头,随即看向刘邦: “既然武器装备占优,那你怎么还被围了?” 刘邦:…… 问错人了吧陛下?!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