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天幕上。 视角推到山东。 黄河泛滥,涌入河流。 …… 【公元1489年,弘治二年五月。】 【黄河在开封决口,其中一部分洪水从山东聊城的张秋镇附近流入了大运河。】 【夺淮入海。】 …… 河水高涨汹涌。 繁华城镇的码头被淹没。 只有屋脊青瓦在波涛中偶露一角。 …… 【张秋镇附近的运河辽“张秋运河”,在当时是大运河上一个重要的转运点,十分繁华。】 【因为担心影响运河漕运安全,朱祐樘任命户部侍郎白昂去治理。】 【白昂用了三年时间,会同各地巡抚知府等官员,动用了二十五万人。】 【堵住了三十六处决口,在张秋附近的黄河段累计修筑了七百里的阳武大堤。】 【疏浚宿州古濉河(汴河),引黄河入泗水,经由淮河入海。】 【修筑疏通十余条月河,分散水势。】 【由此,黄河经过泗水、淮河而入海,治理完成。】 【朱祐樘封白昂为太子少保,升官为都御使。】 【公元1492年弘治五年七月,黄河在张秋决口。】 【决口地点就在白昂耗时三年修整的那一段。】 【张秋运河又被灌了。】 【公元1493年弘治六年六月,张秋附近继续决口,河水暴涨,又决于张秋运河东岸。】 【“夺汶水以入海,张秋上下渺弥际天。”】 ……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看着天幕里的河道。 又比划了一下地图上的距离。 “不对啊……” “不应该啊?” 李隆基指着河南山东地界的黄河,对一边的李泌说道: “这河道怎么夺淮入海?这里隔着一大片山东呢!” “它还能南下飞到淮河不成?” 李泌捻着胡须紧盯着地图。 “河道肯定不能自己跑到淮河。” “但陛下,河道可以被人破坏从而南下平原,夺淮入海。” 李隆基一时没听明白,他眨巴两下眼睛。 “决河道?!!” 李泌看着地图,真心实意道: “这事不是大唐天子能干出来的。” “臣猜测,应是南宋那帮人干出来的。” 李隆基摸着脑门,难以置信。 “你的意思是说……为了防止北方骑兵的威胁,南宋把山东河道给决了?!” 李泌捻着须尾,点点头。 李隆基呆呆的看着地图。 自己都混到弃都城奔逃了,也没想决河道保南方啊…… 但……他想了想宋朝皇帝的性格和朝廷风格。 还真就能干出来! …… 【三年动用了二十五万人,就修出来这么一个成果。】 【白昂是著名的清官,姑且相信他没有贪污,但渎职的板上钉钉的。】 【但白昂什么事儿没有,还从都御使的位置升到了刑部尚书。】 【公元1494年,弘治七年二月,黄河再次在张秋决口。 【朱祐樘派出他最信任的刘大夏出马。】 【这个弘治年间最有名的贤臣清官用了一年时间,动用了十五万人。】 【采取遏制北流、分水南下入淮的治河策略,疏浚贾鲁旧河等河道,引黄河沿颍水、涡河和归徐故道入淮入海。】 【同时在黄河北岸自胙城(延津)至虞城(商丘)修筑三百六十里的太行堤,防止黄河北决。】 【修完回京被封为太子少保。】 【结果只过了一年,弘治九年(1496年),还是在那一片。】 【“河南中牟、兰阳、仪封、考城四县黄河冲决”】 【而就在刘大夏治理之前,弘治六年六月的那一次黄河泛滥。】 【“以黄河水患免河南兰阳、仪封、考城三县夏税”】 【遭灾的县,都是一样的,没变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