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毕竟人多口杂人心不齐。 主犯可能守口如瓶,但从犯或许是个话痨。 主犯也许豁得出去殊死一搏,但从犯也许想着捞一笔就溜之大吉。 不管如何,最终肯定会被司法人员撬出个缺口。 而整整十六个人,还是十六个宫女,谋划杀害的这个人还是具有至高无上威严的皇帝。 偏偏在行动前竟没有丝毫的暴露,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答案很明显,敌在皇宫! 赵匡义将视线放在那两名妃子身上。 诛妃子于市,这明显是鬼扯。 就算杀也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杀。 “是障眼法。” …… 【朱厚熜在经历了壬寅宫变后,开始变得疑神疑鬼。】 【他对阁臣徐阶说:“壬寅大变,其内有枉死者,尚在宫内为厉。”】 【徐阶道:“彼生而贵近,无端受枉,能不化鬼为厉吗?”】 【宫中闹鬼,皇帝被折腾得日夜不安,这件事不仅京中士民皆知,还传到来华的朝鲜使臣耳朵里,作为一件趣事,记录了下来。】 【嘉靖二十三年(1544)正月的朝鲜李朝《中宗实录》里记载,壬寅宫变之后,朱厚熜常“眼见鬼状”,惊惶不安。】 【道士们教他个法儿:以糯米屑做成人形,列立于经常见鬼的幽暗之处,在其旁设一油锅,煮沸。】 【然后道士引着皇帝走到幽暗之处,忽称“这里有鬼”!】 【拿住人形,扔到煎油之中。】 【道士将鬼一一捉去炸了,皇帝的病居然就好啦!】 【朱厚熜本就深信方术,因此更是加倍迷信这些“戏法”】 …… 大唐。 “虚心之症。” 李世民幽幽念叨着。 孙思邈曾说过,道士捣鬼捉鬼,既是捉心中之鬼。 将“鬼”捉去,心神稍宁。 自然病体康复。 “捉心中鬼易,破心中鬼难。” “疑心生暗鬼,疑心不灭,鬼怪不断。” …… 大明。 “你个大xxx!” “你xxx这都信!” 朱元璋再次破防了! 多么幼稚的手段啊? 他走南闯北这些年,什么方术没见过? 这种骗愚人的方术你也能上当? 朱元璋突然悟了。 自己是真的把这群后代保护的太好了。 “决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