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炎汉·灵帝时期 “嚯……” 刘宏撑着脸,惊叹不已。 “诸位,说说吧。” 脾气本就有几分暴躁的年轻刘备差点脱口破骂! 这还说鸡毛! 你把朱厚熜换成赵构,严嵩换成秦桧,朱纨张经等人换成岳飞等人都是无缝衔接! 这还说鸡毛说! 笏板搭着肘弯处,曹操摇头道: “看人挑担不吃力。” “这帮人现在最有本事做的,就是去批评做事的人。” “张口礼仪闭口祖制。” “和之前的宋代相比,就算明朝皇帝与官员想当个好家长,也都缺乏可以贯彻爱民、护民用心的条件。” 刘宏托腮看着深以为然的众臣,心下叹息。 一句话,明朝太臃肿了。 文官把皇帝当攀爬的工具,皇帝把文官当当权的工具。 还行,最起码我大汉官员还没丧心病狂到这步田地。 虽然知道了洛水放屁与当街弑君之事,但汉朝天子的神圣性依然在保持着。 所以…… 刘宏发着呆。 自己要做的就是保持这份神圣性了。 …… 大宋·仁宗时期 “明朝官员只能将精力与挫折发泄在道德礼仪上。” 欧阳修起身对赵祯行礼躬身道: “道德礼仪不只压过了一切,而且成为他们心中的一份执迷。” “一切都被归到道德,只有无所不在的道德礼仪是真实的。” “然而,一旦道德礼仪被抬得那么高,那么在国家管理的领域中,也就没有任何真实可言了。” “这就是朱厚熜的短视所在。” 欧阳修看着皇帝,脸色肃穆。 “朱厚熜以大礼仪取得皇帝的权力,其举动其实不下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两者都掌握了国家意识的塑造与解释,掌握了天下臣民的归属。” “但汉武帝在此基础上设立中朝、均输、盐铁专营等等管理制度。” 欧阳修顿了顿,继续道: “暂且不说这些制度好与不好,但基于意识之上,汉武帝是给出了可以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的。” “但朱厚熜没有。” 赵祯这下听明白了。 还是那老生常谈的两个字。 变法。 朱厚熜是最有可能推动明朝变法的人。 因为他重塑了大明皇帝的解释权。 “永叔啊,你说的有道理。” “但你忽略了一件事。” “变法,是需要财政支持的。” “而朱家天子的脑子里,似乎就没有这个东西。” 赵祯抬头看天。 “就他们那个财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