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棣微微坐直身体,双眼微眯,轻声道: “来了。” 让朕看看,你小子凭什么与于谦相提并论。 …… 【戚继光重新上任不到一月,就有一股八百余名的倭寇进犯浙中门户龙山所。】 【朝廷调集了数千军士防守,倭寇兵分三路来袭。在数量上占压倒优势的明军竟抵挡不住,纷纷溃退。】 【直到戚继光奋不顾身的射死了三个为首的倭寇头目,倭军才后退。】 【十月,倭寇再次进犯。】 【在浙江巡抚阮鹗的亲自督领下,戚继光、俞大猷和台州知府谭纶率领三军协同作战,连败倭寇。】 【但由于军纪散漫、轻敌,差点全军覆没。】 【戚继光深深感到明朝军队缺乏严格的训练,士兵素质差,战斗力不强,军纪松弛,若不及时进行整顿,就无法击败倭寇。】 【就在这年冬,戚继光起草了《任临观请创立兵营公移》,首次向朝堂提出了创立兵营,选兵、练兵的建议。】 【胡宗宪虽对练兵成败心存怀疑,但还是支持了他。】 …… 天幕上。 蓄着胡须的将军扶着刀柄站在高台上。 下面则是乌泱泱的一片精壮悍勇之民。 将军望着他们,沉声道: “你们都是在家耕种的百姓,应该知道今日食粮来之不易。” “今,本将不用你们耕种担作,养你们一年,只希望你们杀贼保障那些耕种百姓的安全。” 底下的悍勇之士听到养他们一年,顿时挨个细语起来。 将军恍然未闻,继续道: “但不是白养你们,本将问你们,你们可知岳家军?” 底下的声音为之一静。 “知道!” 一名壮汉高声道,脸上带着几分激动之色。 “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他们可不是如今的……” 一名同伴捂住他的嘴。 将军笑了笑。 “是的,今天本将来招的兵,就是大明的岳家军!” “既然报名参军,想来你们也有几分立功之念。” 将军颜色一转,大声道: “但兵是杀贼的!而贼是杀百姓的!” “百姓需要你们去杀贼!” “如果你们果真杀贼,守军法,不侵扰他们,他们一定会敬你们如敬岳家军!” …… 【公元1559年八月,戚继光至义乌募兵,经严格挑选,选定了四千人。】 【戚继光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家。】 【说他卓越不是因为练兵之法有多么天下无双。】 【他提出了一个颠覆大明军事理念的观点。】 【一个强大的军队,不能靠带兵者个人的能力维持,需要完善的制度和正确的执行,方能长盛不衰。】 【既所谓的“兵制完备,令行禁止,定标准,重四艺,严军纪,重赏罚,可长保虎狼之师也”】 【而这四千人也是在这种理论支持下,被训练成了大明第一战力。】 【戚家军。】 …… 大汉·武帝时期 “戚家军……岳家军……” 刘彻自然记得岳家军。 这支军队有一种历代军队都没有的精神,一种非常独特和纯粹的精神。 “他想打造这样的一支军队?” 卫子夫则皱眉道: “岳家军的下场而不算好,如此说法不会吓跑这些人吗?” 刘彻摇摇头。 “岳家军对抗的是金人,这是血海深仇与民族大义。” “而这些人同样也是如此。” “岳家军是最适合的对照。” “但我现在就怕一件事……” 刘彻看着兵制完备那一行字,目光复杂。 私家军性质的部队,往往比官军更有战斗欲望。 究其原因无外乎那么几点。 统帅的个人威望,士兵对敌人的苦大仇深,打起来不用动员,严明的纪律,同宗的地域性。 而戚家军,不但兼而有之,且有独创。 与其他家军不同的是,其他的募兵军队,多数只能依赖于其原统帅的调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