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就是“君为臣纲”。 可以说,天上的那几个首辅都悟透了皇帝的心理。 然后将政策按照皇帝的想法去大张旗鼓或潜移默化地推行。 所以他们才能够长期占据中枢而不被替代。 但是,这种久了,皇帝又不会允许。 除旧布新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唉……” 朱元璋惆怅的长叹一声。 难道丞相制真就除不得? 他不信。 未来一定会有一个解决办法! 实在没有……那留着丞相一职也不是不行。 …… 天幕上。 八卦形的坐台上。 一身黑底金纹道袍,头戴花环的朱厚熜盘膝而坐。 “陛下,贺表来了……” 一名宦官跪在皇帝的蒲团前。 双手高举着一份靛皮白签的折子。 朱厚熜缓缓睁眼,掐着法指的手松开,拿起奏折。 『治安疏,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 皇帝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哗。” 奏折打开,一行整齐的工楷扎入眼中。 『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 朱厚熜的笑意僵住。 他一字一字的看下去。 每看一分,脸色便阴沉一分。 『……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朱厚熜脸皮抽动,颤着手翻过下一页。 随即脸色由青转白,目露凶光! 那一行墨字直接攻破了他的理智。 『然严嵩罢相之后,犹之严嵩未相之先而已,非大清明世界也,不及汉文帝远甚』 『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内外臣工之所知也』 “砰!” 手中奏折似要被摔碎一般狠狠摔在地上! 满大殿回荡着皇帝的怒吼声: “反了!!!” …… 【此时边防形势大好。东南的谭纶、戚继光、俞大猷一路猛打,终于彻底肃清倭寇。】 【北方在马芳等人的镇守下,多次挫败蒙古入侵。】 【但国家的形势,依然危机深重。】 【西南和南方都有大规模的民变爆发,自然灾害也进入多发期。】 【而大明长期以来积弊的吏治,却依然没有变化,官场贪腐不断,效率低下,百姓赋税沉重,穷困不已。】 【嘉靖四十五年(1566)二月,户部云南司主事,著名的清官海瑞,上了震古烁今的《治安疏》】 ……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