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民生经济:财政与民生的关系很奇妙。】 【民生好,财政好。】 【民生不好,财政也能好。】 【但财政不好,民生一定不好!】 【巧了,明朝财政到朱厚熜时彻底玩不转了。】 【第一,因为军屯制度遭到严重破坏,边防军需要国家补助军费即所谓“年例”。】 【而随着卫所军制的衰落,募兵制也必然兴起。】 【但募兵要由国家派人招募,入伍后按月发饷,于是军费开支又增加了一笔。】 【偏偏嘉靖年间“南倭北虏”交相进犯的军事形势,使军费开支急剧增长。】 【明朝政府不得不动用军队对付他们,军费开支陡增。】 …… 大唐·高宗时期 李治看笑了。 “多简单的问题啊。” “汉桓帝、汉灵帝、明宪宗、明武宗。” “例子比比皆是。” “但你既不敢又不信。” “朱棣也只能徒呼奈何。” …… 大宋·真宗时期 赵恒捏着小酒杯慢慢饮着。 “小娥,你说他们会吞多少?” 刘娥托腮看着天幕。 “上上下下这么多官员……” “十分八九吧。” …… 【第二,官吏的数字日益增多。】 【历代设官,汉代七千五百员,唐一万八千员,宋极冗至三万四千员。】 【到了明代,洪武时全国武职人员约为二万八千余员,宪宗成化时武职已逾八万。】 【合文职,盖十万余。】 【嘉靖年间,又有许多人通过边功升授、勋贵传请、大臣恩荫等各种途径,进入官僚队伍,总数增加数倍。】 【官吏的增加就需要支出大批银米以供应其俸禄。】 …… {这得谢谢朱元璋了,这还是官员俸禄低呢,要是官员的俸禄高……那都不敢想啊。} {明朝官员要给你竖中指了。} {大明土地大,所以需要的官员多,这可以理解。} {但就算相比宋朝,这也特么太多了!} {悠着点啊,有些话别乱说啊,官怎么会多呢。} …… 大明。 “这他妈还有什么别乱说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