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天幕上。 皇宫内院之中。 一张胖脸紧皱的宦官小声道: “陛下,这张先生还没离开京城呢,那些人就在内阁堂而皇之的相互道贺了。” “张先生若是走了,陛下的新政……他不能走啊。” 小皇帝同样皱着一张脸,紧巴巴道: “大伴所言朕当然知晓。” “张先生是忠臣,但怎么挽留呢?” “丁忧是祖制啊……” 宦官的胖脸上洋溢着光芒。 小声道: “皇上,可夺情。” 小皇帝一愣,轻声念叨着: “夺情?” …… 【按照当时官员的丁忧制度,承重祖父母及嫡亲父母丧事,以闻丧月日为始,不计闰,二十七月,服满起复。】 【期满后,再出来视事,谓之起复。】 【但也有特例,宣德元年正月,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金幼孜,母死丁忧,宣宗下诏起复。】 【宣德四年八月,内阁大学士杨溥以母丧丁忧去,随即起复。】 【成化二年三月,内阁大学士李贤,父丧,宪宗诏起复,三辞不许,遣中官护行营葬,还至京又辞,帝遣使宣意,遂视事。】 【这些都是丁忧“夺情”的先例。】 【但是,这样做并不符合明代的典制。】 【因为按照祖宗旧制,官员丁忧不许夺情起复。】 【万历五年(1577)九月二十六日。】 【张居正的同僚、内阁辅臣吕调阳、张四维上疏奏明万历,引用先朝杨溥、金幼孜、李贤“夺情”起复故事,请求谕留张居正。】 …… 大汉·宣帝时期 “丁者,当也。忧者,居丧也。” 刘病已皱眉思索天上其余几人的含义。 居丧之时,不出游,不宴饮,不作乐,不结婚。 若是官员,必须强制他离职回家服丧。 而不丁忧…… 父母去世你都可以不管不顾,你这个德行也没资格做官。 “这几人究竟是为了新政推动……还是另有他谋?” 这些人靠不住。 刘病已可以很确定,张居正本人一定是不想丁忧的。 推动新政走到这个地步,他绝不会半途而废! 但这也透出一个问题。 他的新政是后继无人。 许平君叹了口气,抚着绣布上的桃花道: “这一幕却是与王安石颇为相似。” “看着都是志同道合之人。” “但这些人心里想的恐怕是,张居正一走,自己等人就要受到逆流冲击了吧。” 刘病已看着那一朵桃花,静静道: “所以,一切都要看皇帝如何决断了。” …… 【在接到吕调阳、张四维的奏疏后,万历帝谕吏部:“元辅朕切倚赖,岂可一日离朕!父制当守,君父尤重,准过七七,照旧入阁办事,侍讲侍读,期满日随朝。该部即往谕朕意。”】 【九月三十日,张居正向万历上疏乞恩守制。】 【“臣在忧苦之中,一闻命下,惊惶无措。臣闻受非常之恩者,宜有非常之报。夫非常者,非常理之所能拘也。”】 【“如皇上之于臣,若是之恳笃者,此所谓非常之恩也。臣于此时,举其草芥贱躯,摩顶放踵,粉为微尘,犹不足以仰答于万一;又何暇顾旁人之非议,徇匹夫之小节,而拘拘于常理之内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