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皇帝看向殿外,轻声道: “张先生在这道本子里,说他害怕客死京城。” “朕听了,心里委实难过。” 宦官低着头,小心警慎道: “听人说,张先生现已瘦脱人形,脾胃太弱吃不进东西,常常一昏迷就是大半天。” 皇帝手指轻点着,感叹着 “唉,这就叫人生一世,命由天定……” 殿内突然陷入一片寂静。 片刻后。 皇帝开口道: “大伴,您现在去趟张先生府上吧。” “对于朝廷政务,内阁辅臣人选,他有什么交代的,一并问了吧。” 宦官深埋着头,应答退下。 皇帝看着宦官远去的身影。 出奇的冷漠。 …… 【六月初九,张居正病情愈加严重,向万历提出致仕的请求。】 【他在奏疏中说“及今若不早求休退,必然不得生还”。】 【希望皇上“早赐骸骨,生还乡里”】 【万历当然不同意。】 【回道:“痊可即出辅理,用慰朕怀。”】 【十一日,张居正再次上疏乞休,话说透彻了。】 【“今日精力已竭,强留于此,不过行尸走肉耳,将焉用之。”】 【万历仍不同意,“专心静摄,以俟辅理。”】 【六月十八日,万历突然派司礼监太监张鲸前往张府,送去亲笔手谕: “太师张先生:今日闻先生病势不粥,朕为深虑。国家大计当为朕一言之。”】 【他要张先生嘱托后事了。】 …… {李太后曾对朱翊钧说过:“十年内你别想亲政”,加之张居正对他箝制太多,所以……或许在朱翊钧潜意识里,他宁可累死张居正,也不让其“退休”} {应该是有这样的心思,你不是管着我吗,那就让你管到死。} {人的长大是一个杀死父权的过程。对他来说张居正就等于那個父权。} {既难以完全割舍,又急切渴望摆脱。既不想叫人觉得他寡情忘恩,又不想再继续伺候下去。} 天幕上。 此时的张居正眼窝深陷,面色焦黑。 原来伟岸的身躯现在竟萎缩成一块片儿柴似的。 他躺在宽大的病床上,气若游丝。 …… 大汉。 刘邦平静的看着那原来意气风发,现在却油尽干枯的权臣。 淡淡道: “如师如父的张居正啊……” “对于成长起来的帝王而已,更多的是束缚和掣肘。” “天子寡恩,不能论情。” 吕雉平静如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