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大隋。 “这张居正真是……该圆滑的时候就得圆滑一点嘛!” 杨坚有些怒其不争了。 那罪己诏是你能写的吗? 真拿自己当皇帝他爹啦? “刚愎自用。” 独孤伽罗冷脸道: “我不信他与冯保、与皇室有什么利益冲突的时候不会做一些无伤大雅的让步。” “沉浮宦海数十年,他不会察言观色?” “但为什么一到皇帝这就不能让步了也不会察言观色了?” “因为他觉得没必要!” “他还像管着十岁的万历那样管着现在的万历。” “因为他觉得皇帝还小!” 杨坚拍了拍莫名发火的独孤伽罗,摇头道: “不,伽罗,他是没时间了。” 皇后眉头紧皱看向皇帝。 杨坚看着天幕,叹了口气。 “皇帝年幼,新政初行,自己却后继无人。” “他不放心啊。” “他不放心啊……” …… 【张居正与冯保,一死一去,万历挣脱了昔日钳制他的大手,亲操政柄,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了。】 【朝廷内外一下子失去了两个令人望而生畏的铁腕人物,长期受压制的言官们如释重负,顿时活跃非凡。】 【既然冯保可以攻倒,那张居正又有何不可呢?】 【十二月十四日,陕西道御史杨四知论劾已故太师张居正十四大罪。】 【杨四知的奏疏,与前几年一些弹劾张居正奏疏相比,并没有多少新鲜内容,也没有惊人的说服力。但两者的命运截然不同。】 【前者激起万历盛怒,对上疏者严加惩处。】 【后者却正中下怀,欣然同意。】 【万历十一年(1583)正月,张居正诸子因御史弹劾舞弊而革除功名。】 【三月,下诏追夺张居正上柱国太师兼太子太师。】 【四月,废辽王朱宪次妃王氏上书鸣冤,指责张居正擅权废其辽王爵位,并声称辽王府巨额财权被张家贪污。】 【于是,万历下令籍没张家。】 【此旨一出,朝野震动!】 【许多有正义感甚至以前与张居正为政敌的官员挺身而出,为已故张居正求情,希望皇上宽恕。】 【他门论点是,无论张居正如何擅权,如何操切,毕竟功大于过,断不至于达到抄家的地步。】 【但万历听不进去,声称: “张居正负朕恩眷,蔑法恣情,至侵占王府坟地产业,岂可姑息!尔等大臣乃辄行申救?】 【于是命司礼监秉笔张诚、侍郎丘橓前往。】 …… {依然想不懂,万历怎么这么恨张居正?明明以前那么好。} {只能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吧。} {根据记载,张居正是严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万历。} {一次万历读《论语》,误将“色勃如也”之“勃”字读作“背”音,张居正厉声纠正:“当作‘勃’字} {”其声如雷鸣,万历“悚然而惊”,在场的同僚们无不大惊失色。} {而李太后为配合张居正的调教,在宫中对万历帝更是严加教训,“常常守着看管”,“使非礼之言不得一闻于耳,邪媟之事不敢一陈于前”,“帝或不读书,即召使长跪”,或有过错,也“召帝长跪,数其过,帝涕泣请改乃止”。} {小孩子读错字,多大个事儿呢?有必要这么疾言厉色地大声呵斥吗?} {你直接来引导一下说:“你看这个字,是不是成语中生机勃勃的勃呢?”小皇帝肯定会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呀。} {大权在握,膨胀了。再加上自以为小皇帝不注意听讲,冒犯经典,自己一下子觉得忍无可忍了吧?} {其实还是因为张居正威权震主,“宫府一体,百辟从风,相权之重,本朝罕俪。部臣拱手受成,比于威君严父,又有加焉”。} {所谓“宫府一体”云云,即把内宫(皇帝)与外廷(政府)的事权集于一身,他是货真价实的威权震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