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袁崇焕拱手行礼道: “臣受皇上知遇之恩,召臣于万里之外,臣敢不竭忠尽职。” “倘皇上能给臣便宜行事之权,五年外患可平,全辽可复!” 朱由检猛得抬头! “五年?” “五年!” 袁崇焕斩钉截铁的回复着。 …… 【七月十四日,袁崇焕与平台对奏向崇祯帝当面陈述办理辽事的方略:“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 【提出五年时间,恢复辽东。】 【同时提出五项具体请求,户部粮饷、工部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调兵、言官舆论,特别是兵械与粮饷方面,要给予支持、配合。】 【崇祯帝答应了上述请求。】 【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受命后带着尚方宝剑,乘骑出关。】 …… {五年平辽,好大喜功。} {这件事袁崇焕态度应当是认真且酝酿很久的。} {崇祯元年四月初三日他受命为兵部尚书兼督师蓟辽,到七月十四日“平台奏对”,中间九十八天,三个多月的时间。想得最多的是“复辽”的问题。} {而袁崇焕在受召后,扶病兼程,疏陈方略。初七行至阜城,看到邸报中崇祯帝对自己奏疏的批示。} {五年复辽应是他对当时形势的分析与判断。} {正如后来袁崇焕在杀毛文龙奏疏中所说:“臣五年不能平奴,求皇上亦以诛文龙者诛臣。”} {至于后来五年复辽的事实成为泡影,说什么空话大话,有点事后诸葛亮者以失败来推论当初的意味。} {毕竟在当时袁崇焕的奏疏里对彼与己的分析是。} {对己,一是皇帝英睿,因为对他超乎寻常地信任。} {二是内阁成员为东林官员,七卿也都是东林党人。} {三是自任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 {然后就是户部供应粮饷,工部供应器械,吏部遴选官员。兵部作战协调,言官不乱弹劾这五事。} {最后是自己的兵略有宁远、宁锦两次大捷的经验。} {而对后金的分析则是,一是老汗努尔哈赤败在自己手下。} {二是后金汗位交替,内部不稳。} {三是皇太极在宁锦也曾败在自己手下。} {四是辽民对后金普遍不满与反抗。} …… 曹魏。 刘备拿起一旁的执壶给曹操添上水,嘴角带笑道: “魏王,几胜几负论您最有心得。” “看这言论有理否。” 曹操斜睨着这大耳贼。 但依然接过茶盏,抿了一口。 随后按捺不住道: “如果他是按照这种对比方式来断定自己五年平辽。” “那只能说他最后平不了不是没有缘由的。” “除了那辽人自足有些道理,其余一塌糊涂!” “说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吹嘘自己战绩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