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官员微微坐直身子,沉声道: “臣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是以陕西、河南、湖广、江北为四正,四巡抚分剿,以剿为主以防为辅。” “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为六隅,六巡抚分防而协剿,以防为主以剿为辅,是谓十面之网。” “总督、总理二臣专征讨,视贼所向,或总理入关与总督合剿,或总督出关于总理合剿。” “然,我军移动不如寇疾,攻击不如寇力,而被攻则易溃,故需增加剿寇兵力,而足兵首先要足食。” “无食无饷,不如不增兵。” “无食之兵,不但兵无斗志,而且易哗易叛,反倒是增了寇。” 朱由检听了这话,沉默半晌道 “依卿之见,需增兵多少,增饷多少?” 官员低头道: “增兵十二万,增饷二百八十万两。” …… 【崇祯十年四月初二,杨嗣昌上《敬陈安内第一要务疏》,提“张十面之网”之策。】 【为了一举荡平贼寇,建议增兵十二万。但兵增加了,饷自然也得随着增加。】 【崇祯十年四月二十七日,崇祯召对大臣,道: “去岁谕令勋威之家捐助,至今抗拒,全无急公体国之心。就是省直乡绅也不捐助。及至贼来,都为他所有了。怎么这等愚?”】 【勋戚乡绅不想出钱,有人提议皇帝先出钱,他们自然跟着多少出点。】 【崇祯说:“贼定要大剿,定要用大兵,只是钱粮若不出于民间,就该发帑藏了。目今帑藏空虚。因粮与加派无异,前查约数若干限二日内奏夺,如何不见奏来?”】 【皇帝带头叫穷,勋戚和乡绅也抗拒不捐,增加的兵饷就只有全部压到髓干血尽的贫苦百姓身上了。】 …… 大明。 “啪”的一声! 朱元璋将头上的毛巾往地上一摔! “你个蠢货!蠢货!” 他颤着手指着天幕,恨声道: “财迷心窍!你财迷心窍啊!” “自己叫穷也罢了,还任由手下人叫穷?” “把杀匪杀官的劲头拿出来!” “养那么多东西厂卫锦衣卫,查一查各地勋贵乡绅!杀一批么!” “把他们手里集中的土地财富给流寇们分一分!” “你自己做个义军的头目不就好了!又不影响自己的地位!” 殿内太医们听得瑟瑟发抖,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马皇后端着碗,舀了一勺汤药吹了吹,送到朱元璋嘴边,轻声道: “那些什么厂卫估计都废了。” “他敢查,反的只会更多。” 朱元璋咽下汤药,闻言目露凶光。 “那就查京师大臣。” “咱了解他们,他们手里有钱!” 马皇后翻了个白眼。 …… 【杨嗣昌的建议,这二百八十万两银子的主要来源是按田亩加派。】 【在这以前加派的方法是根据卢象升的建议,凡缴纳地亩粮税在五两以上的加征若干。】 【这种方法称为因粮,其特点是由纳税粮多的地主承担加派。】 【尽管它归根结底还是落到佃种地主土地的百姓身上,但一般百姓缴纳税粮也不可能达到五两以上,也就不在加派之列。】 【卢象升的建议多少考虑到了当时百姓的实际状况。】 【他明白,农民们之所以纷纷起义是因为无以为生,再要从他们身上榨取更多的银钱,势必驱使更多的人参加起义。】 【但杨嗣昌坚决反对这种“分别贫富”的“因粮输饷”,主张不再区分税粮多少,按田亩一体加征。】 【他说:“因粮输饷,前此卢象升奏行一年,不能应手。良由宦室富民从来飞洒、诡寄,以避大户差徭,如今欲分贫富,其事甚难,只分得个巧拙而已。”】 【崇祯帝急于把起义镇压下去,只要能拿到养兵的银子就不计后果,立即同意杨嗣昌的建议,一律按亩均输。】 【这就是许多史籍上语焉不详的“改因粮为均输”。】 【崇祯十年闰四月,崇祯皇帝朱由检正式下诏加征剿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