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省里和府道的官员们对于底下官员向老百姓横征暴敛的事情,全都明知故纵。” “要不然门包、站规、节礼、生日礼、帮费,就无处可出了。” “而各州各县也明白告诉众人,上面之所以加倍,加数倍,实是各级衙门的用度,一天比一天多,一年比一年多。” “但是细究起来,各州县打着上司官员的旗号搜刮上来的东西,上司得一半,州县揣到自己腰包里的也占了一半。” 嘉庆脸色有些发青,他合上折子,紧紧盯着官员,沉声道: “难道就没有人上访吗?” “总督他们是干什么吃的!” 官员低头,嘴角处扬起一丝讥讽,轻笑道: “刚开始干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还有所顾忌,但干了一两年成为旧例,现在已牢不可破了。” “这时候,就算有人找总督、巡抚、藩台、臬台、知府告状,谁也不会管,连问都不问。” “诚然,这成千上万的百姓当中偶然会有一个两个咽不下这口气。” “他们来到京师上访,但京师方面也不过批下来,让总督巡抚研究处理而已,派钦差下来调查就算到头了。” “但陛下,试想,百姓告官的案子里,千百中有一二得到公正处理的吗?” “即使那些钦差上司比较有良心,也不过是设法为之调停,使两方面都不要损失太大罢了。” “再说,钦差一出,全省上下又是一通招待,全省的百姓又要掏钱。” “地方官员们一定要让钦差满载而归才觉得安心,才觉得没有后患。” “几次博弈下来,各州县的官员也明白了,百姓那点伎俩不过如此。” “而百姓也明白了,上访告状必定不能解决问题,因此往往激出变乱。” “湖北和四川的人民叛乱,就是这个原因。” …… 【很快,各地的建议纷纷呈上,但大多都是冠冕堂皇之语。】 【只有编修《清高宗实录》的洪亮吉上疏非常特别,他分析川楚白莲教起义的教训,指出国家的关键问题所在。】 …… 大唐·高祖时期 李渊裹了裹被子。 “呵……真黑啊……” “这人也是真敢说啊。” 李世民摸了摸胡须,感叹道: “这才是为国为民之人啊。” 洪亮吉说了这么多话,核心的意思就是官逼民反,或者叫造反有理。 因为搜刮百姓是各级官员的共同利益所在,这就决定了老百姓告状的成功率不过千百之一二。 因此,除了造反之外没有更好的出路。 “若是嘉庆有魄力,就该学雍正一样改革。不过……” 李世民摇了摇头。 从一开始天幕就说了。 此人是平庸之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