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电视剧《天下粮仓》中李忠私开官仓被斩首的情节,并非艺术虚构。} {在这种环境下,有脑子、有思想、想做事反而是很危险的。} {这种制度的严守,本身就是一种过错了。} …… 大汉·成帝时期 “僵化。” 刘骜算看明白了,整个明清朝的总体制度来讲还不如那个大宋呢。 “视臣子为奴仆。” 奴隶活下的标准是什么? 多磕头、少说话。 这样才能落得善终。 “遇到事,甭管大小,先上报。” 刘骜看着手边竹简上记录的明清体制,嘀咕着: “知县报知府,知府报知州,知州报总督,总督报皇帝。” “然后皇帝下了决策,再层层传递下去。” “在得到具体指令之前,谁也不妄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等来指示之后,无论这个指示多么荒谬,多么不切实际,都要集中人力、物力执行下去……” “反正浪费的是官家公帑,消耗的是民脂民膏。” “……还真是乾纲独断啊……” “啧啧……” 刘骜越看越不可思议。 因为嘉庆已经完美验证这条路错的有多离谱了。 都不用上昏君,只要上个庸君,这个国家上下的所有人就能把自己给玩死。 …… 炎汉·光武帝时期 “皇帝远在天边,不了解一线情况,下达的指示往往是既要……又要……都是一些泛泛空话。” 刘秀想到王莽之时,带了几分感触道: “反正成事坏事,都是皇帝的指示,没自己任何责任就行。” “大家都只做上级指示的事情,上级没指示,就算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又与自己何干?” 刘庄也明白了清朝官员的普遍想法。 “所以,除非能捞钱,不然大清的官员几乎个个都如同泥塑木雕一般。” “和平时期还好,如果摊上白莲教起义、地方灾情之类的危机,皇帝的决策传达下来,往往要慢好几拍。” “所以白莲教起事之初,清军处处被动、四处灭火、疲于奔命,但官员们也无所谓。” “反正坏的是你爱新觉罗家的江山,不耽误我捞钱就行。” “大不了白莲教造反成功,教主登基称帝,大家闻风归附,继续当官捞钱。” “他们只会觉得……” 刘庄看着天幕,恨恨的咬牙道: “苍生社稷,关我屁事!” 刘秀点点头,深深叹息道: “烂透了。” “清朝的态度就决定了,谁也救不了。” …… 大清·嘉庆时期 嘉庆有气无力的扶额叹息: “怎么说……朕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吧?” “你们呐……站着说话不腰疼……” …… 【民生经济:嘉庆接手的国库,本就空虚至极,再加上白莲教作乱,搞得嘉庆焦头烂额。】 【好在乾隆留下了和珅这个大礼包,让他勉强撑了下去。】 【但是和珅的钱很快就用光了,那么一大笔钱,为何这么快就没了呢?还是因为贪腐。】 【纵观朝廷上下、中央与地方,大清朝上至京城大员,中至各省督抚,下至差役胥吏,从军队到地方,无官不腐,无吏不贪。】 【国库空虚,民生维艰,只有各级贪官赚了个盆满钵满。】 【泱泱大清,已经被蛀成一个空架子,嘉庆朝便隐隐有亡国之相。】 【也因此,各种邪教层出不穷。】 【而除了给了嘉庆当头一棒的白莲教,还有行屠龙之举的天理教。】 …… 天幕上。 东华门外。 二十三人集聚再此。 他们身穿长褂,衣服里鼓鼓囊囊的。 画面一转。 西华门外。 同样装扮的二三十人已经进入宫门。 而打开宫门的,却是几名太监。 …… 【天理教是白莲教的一支,又名八卦教。当时信徒很多,遍布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省。】 【其主要教首是河南滑县的李文成和北京林清。】 【原本李文成和林清预定嘉庆十八年(1813)九月十五日同时发动起义,但因李文成行动暴露,被滑县知县逮捕入狱,群众遂提前起义,救出李文成,占据滑县城,号召四方。】 【林清则按期行事,在北京南之黄村组织队伍,以二百人潜入城内,于九月十五日,在入教太监的导引下,分由东、西华门攻进清宫。】 【由东华门入者因门急闭,仅进入十余人,其余被阻于门外散回。】 【由西华门入者因未被阻,全队进入,聚攻隆宗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