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天幕上。 伴随着黄爵滋与其余二十九道奏折的徐徐展开。 大清疆土上的禁烟行动如燎原之火般席卷全国。 …… 【道光十八年七月至十九年一月,(1838年9月至1839年3月),湖北、湖南、江苏、广西、贵州、浙江、河南、山西、盛京、直隶等省,纷纷上报查获烟土、吸食人犯和铲除罂粟秧苗。】 【湖南、湖北短期内收缴烟枪四千七百余杆,大沽口一次即拿获烟土十三万一千余两。】 【道光十八年十月二十六日(1838年12月12日),广州地方当局决定在外国商人居住的洋馆附近广场处决一名中国贩烟罪犯。】 【英、美等国暴徒横蛮干涉,捣毁刑场。】 【百姓闻讯立刻从四面八方赶来,顷刻间,上万人不约而集,占据广场,围住洋馆,用砖瓦石块还击外国暴徒的袭击。】 …… 大汉。 “娥姁,你看像不像当初……” 刘邦指着天幕里的群情激奋,感叹着: “他们的愤怒情绪分明积压已久。” “一如当初天下万民愤恨秦法一般。” 吕雉则逐一看着那些奏折。 而此时,在底下与刘盈一同沉默许久的小刘恒突然道: “检视黄爵滋和这二十九份议复的奏折,不难看出,其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基本上没有提到英国。” 刘邦此时抽出思绪又看向那些奏折。 吕雉则微微挑眉看向殿下二人。 扫过刘盈那一脸纯真无邪。 看着幼小孩童认真的神色,心中升起一股难言的感叹。 他要是我的儿子…… 小刘恒则坐的端正,继续道: “黄爵滋言:今入中国之鸦片,来自英吉利等国。其国法有食鸦片者以死论,故各国只有造烟之人,无一食烟之人。” “此人的用意明显是用英国的法律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 “尔后……” 小刘恒伸出手指,一边点着,一边念道: “只有广西巡抚梁章钜、南河总督麟庆也提到英国。” “但也只是批驳黄爵滋的说法,认为峻酷的外夷方法,根本不足以仿效。” “除此三处外,竟再别无英国一词的出现。” 刘邦压根没看完那些又臭又长的奏折,但这不是有看完的吗。 他看向小刘恒,啧了一声。 “小小年纪……别总那么用脑子!早慧不好。” 殿中几人却是没想到刘邦的第一句话是关心小刘恒的身体。 刘邦摸着胡须,没管这几人的脸色。 又道: “你的话朕听明白了……” “的确,禁烟本意就是是禁英国等国贩运之烟。” “然而,各地官员在奏折中竟全然不提英国可能对此事作出的反应。” “这说明清朝上下当时还未把禁烟与中英关系联系起来看。” “结合天幕的宏观循因来看……” “他们对鸦片走私情况的懵懂依然懵懂,对天下诸国事务无知。” “……真是……天朝上国当久了,脑子都僵了……” 刘邦想起了诸国林立之时。 谁不是疯狂摸其余家的老底啊? 这事有这么难想吗? 吕雉冷笑一声道: “大汉才当几年共主?” “皇帝之位才出现几年?” “而往后的历朝历代迭加而起的天朝之念,又何尝不是高高在上?” “天朝不屑于过问外夷之事,天朝的官员自然也无需了解英夷之情。” “他们在奏折中未把英国放在话上,是因为他们在心目中把一切外夷都放在话下。” “刘季,你信不信。” “哪怕是天幕将这一幕活活撕开,依然会有皇帝抱着这等思想,抱残守缺。” 刘邦一时沉默了,片刻后,喃喃低语道: “这就是……时代背景吗?” …… 【在广泛禁烟斗争的推动下,道光皇帝坚定了禁烟的信心。】 【道光十八年九月(1838年10月),道光下令各省认真查禁鸦片,将首先奏请弛禁的许乃济降级、勒令休致,表示对鸦片流毒“深加痛恨,必欲净绝根株,毋贻远患”。】 【随后命湖广总督林则徐来京陛见,特赐紫禁城内骑马、乘肩舆,八天内连续召见八次。】 【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十五日(12月31日)任命林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前往广东查办禁烟事宜。】 …… 天幕上。 北京城天气明朗。 青砖红瓦的庭院内。 一名身穿黄马褂,顶戴红翎的官员,面对御案、圣旨,焚香九拜。 青烟袅袅。 官员转身而去。 那一缕缕的青丝随风而起。 威严的传牌开路前行。 长长的队伍向彰仪门行去。 …… 【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福建侯官(福州)人。】 【嘉庆十六年(1811)中进士,入翰林院。】 【散馆后以编修在国史馆、譒书馆、清秘堂充职,当过御史。】 【嘉庆二十五年(1820),嘉庆帝在去世前两个月,放为浙江杭嘉湖道。以后平步青云。】 【尽管因父母病故而两次丁忧,但复官即补实缺,由按察使、布政使、河督,后任浙江道员、江苏巡抚。】 【道光十七年正月十二日(1837年2月26日)任湖广总督。】 【在此任上,他雷厉风行,在武昌、汉口等处设禁烟局,大张晓谕,严禁鸦片,并捐出自己的俸给配制断烟药丸,广为散发。】 【督率部下收缴烟土、烟膏、烟枪、烟斗。】 【短期内在武汉三镇拿获及收缴烟土、烟膏一万两千余两,烟枪烟斗共两千余杆,在湖南收缴两千三百余杆,禁烟收到显著成效。】 【他支持黄爵滋的主张,痛切指出:鸦片“流毒于天下,为害其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此番言论,对禁烟产生重大影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