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一次对道光有印象,是在书上看到,他在遗诏上写死后不入太庙,丢了百年山河基业,愧见列祖列宗。} {道光这个时期挺难评价的,纵向看吧,能够得上中兴之主。横向看吧,又有一股亡国的味儿。} {守成的水平中游,他爹他爷爷在的时候根子上已经烂到底了,再碰上工业革命这个未有大变局,锅不至于他背,起码允许平民自由开采和整顿盐务确实缓解了社会矛盾,至于中兴……他的能力典型的眼高手低,做梦呢。} {道光好歹也是有平定张格尔叛乱的高光时刻的。这种级别的边疆叛乱,放到别的朝代中期估计就默认放弃了。} {好歹也是中亚快乐帝,可惜时代变了。} {学的文综,考的理综。} …… 大秦。 刘邦揣着袖子,看着天幕。 “有一说一,其实道光算是个合格的守成之君。” “改革盐法,漕粮海运,整顿朝纲,平定张格尔安定西域。” “这些功绩做完放到别的朝代估计也是个中兴之主了。” “但是面对这种大变革,他能力就不够了。” 嬴政半阖着眼,突然道: “别的朝代是什么朝代啊。” 殿内瞬间鸦雀无声。 刘邦觑着眼看着嬴政。 你这人怎么这么敏感啊? 乃公有感而发而已! 然后在嬴政睁开眼的一瞬间,表情化为一副伶俐模样。 “当然是宋朝明朝了!” “别的不说,最起码改革还是改了的,成果也不错不是吗。” 冯去疾几人看着一脸陪笑的刘邦,个个都不忍直视。 蒙恬半低着头吐槽着: “他比赵高还像奸佞。” 尉缭捋须摇头道: “能屈能伸,大丈夫所为。” 冯去疾则闭着眼睛不说话,刘邦的存在是有必要的。 萧何则翻了个大大白眼。 “他就是脸皮厚罢了。” …… 大汉·武帝时期 “乾隆在的就是烂了,只是没烂到底,到了他父亲那里,就彻底全烂了。” 刘彻看不上乾隆那副天下大防的模样,但也看不上嘉庆那副披着“仁”皮不干“仁”事的模样。 “唉……” 皇帝突然叹了口气。 “我大汉,何其有幸啊……” 没头没尾的一句话。 卫子夫等人都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而刘彻则是想起了自己身后的昭宣二帝。 …… 大唐·德宗时期 “盛世是他们的……” 李适心情十分抑郁。 背负双手,望着天幕喃喃自语。 “朕什么也没赶上……” 开元盛世啊,自己依然记忆犹新。 但更多还是安史之乱后的一片废墟。 “当盛世之君之后的皇帝。” “最倒霉了。” …… 大明·洪熙时期 “一个人做了父亲就要为了一家人而忍辱含垢。” 朱高炽坐在圈椅内,倚着扶手叹息道: “一个人做了皇帝就要为了天下人而忍辱含垢。” 朱瞻基束手站在一旁静静听着。 “咱们先不看什么华夷之辩。” 朱高炽摆了摆手,抬头看向那道耀眼的光幕,缓缓道: “道光帝,是个真正的儒家皇帝,人是好的,就是接的摊子和环境太差了。” “要是能在一个太平年月里的话,道光最起码也能成为雍正式的人物。” “最起码道光帝节俭,痛恨腐败。” 朱高炽冲朱瞻基竖起两根手指,顿了顿,继续道: “只两者,就胜过无数皇帝。” “这皇帝啊,是天底下最难干的差事。” …… 大清·道光时期 道光看着风平浪静的天幕,一瞬间晃了神。 “竟是毫无波澜吗?” “不能,不能这样!” 他慌了,忙乱的走下御阶,走出殿内。 对着天空大喊道: “你不能这样对朕!” “不能如此对待大清!” “上天!” “你不公啊!” 道光红着眼,似疯魔般朝天怒吼着。 周围的侍卫与随从惊惶的跪倒在地。 道光只是看着继续盘点下去的天幕,眼角泣泪。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