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课本上是以太平天国的角度讲述这段历史,只有寥寥几句提到清政府方面曾国藩率领的湘军。} {但没想到一句话的背后竟然有这么多这么多复杂的困难,真的很感慨。} {确实,能出现在历史书上的人和事有哪个是平庸之辈呢?} {史书的一句话,就是别人波澜壮阔的一生。} …… 大汉。 “想赢,不一定要有实力和本钱。” 刘邦揣着袖子,轻笑道: “最重要的是有信心与胆识。” “放弃,就一定是输。” “尝试,还有一半机会。” 吕雉瞥了他一眼,淡淡道: “这句话,你说,我信。” 刘邦看着她,笑着不说话。 …… 大汉·景帝时期 “只要活着就有好事发生。” 刘启拍了拍小刘彻的脑袋瓜,感慨道: “这句话就是咱们老刘家的持家之道。” 小刘彻躲开刘启的手。 拍脑袋不长个的。 刘启笑着,又使劲搓了搓小刘彻的脑袋。 …… 【咸丰四年三月二十八日(1854年4月25日),塔齐布奉曾国藩之命,率部赶到湘潭城外。】 【一到之后,立即对太平军展开猛攻。】 …… 一员大将手执大旗。 麾下各路将士兵勇奋勇向前。 他们闻炮即伏,炮止即进,直冲太平军营垒! …… 【面对湘军的猛烈进攻,太平军毫无心理防备,渐呈难以抵御之势。】 …… 大唐。 李世民捻须眯眼,轻声道: “纪律严明,官军用命,勇敢无畏。” “曾国藩的这支陆军确实没有白练。” 房玄龄几人也捋须点头。 令行禁止,兵法大利。 …… 大宋·哲宗时期 赵煦有点活心了。 曾国藩这种选兵择将的方式,若是再结合戚继光的练兵方式。 大宋是不是练出一支强而有力的新军呢? …… 【四月初一(4月27日),曾国藩所派的后继湘军水师五营也到了湘潭,在湘江内与太平军水营展开激战。】 【当初为了等待广东的洋炮,曾国藩一再抗旨推迟出征,最后证明是正确的。】 【出征之时,他军中的洋炮已达六百尊,这种英式大炮比太平军的土炮先进很多,火力凶猛,射击准确,往往一炮就能掀翻太平军一只战船。】 …… 大明。 朱元璋鼻子里轻哼一声。 “那老话讲得好哇。” “磨刀不误砍柴工!” 朱标则皱眉深思道: “咸丰明显没出一分钱,他这些威力强大洋炮是从哪里弄来的?” 朱元璋看着自家好大儿,大笑道: “这还不容易!” “他在长沙府的名声都烂了,既然已经烂了,那直接破罐子破摔!” “冲那些乡绅募捐!” “募捐不给就摊派!” “都敢望文生义改团练之质,那手持鸡毛当令箭又有谁敢拦他。” “二品大官。” “还不好弄钱吗。” …… 大清·乾隆时期 乾隆看着威力强大的洋炮,眉头紧皱不解。 他再次想起鸦片之战里的清军火力。 “武器都要从外夷那里买……” 这岂不是说明社稷重器被外人掌控? “前明的火器设计图还能翻出来吗?” 大臣们听到乾隆的话都懵了。 大皇帝啊! 你文字狱和四库全书都干了些什么,你自个全都忘啦?! 乾隆也意识到自己问了个蠢问题。 脸色也越发难看了。 …… 【四月初五日(5月1日),守城太平军战士缘梯而下,准备接应城外太平军入城,湘军伏兵骤起,将出城之太平军战士砍死,乘势夺梯登城,打开城门。】 【大队湘军立即冲入,夺占湘潭城。】 【湘潭之战,湘军水陆不足万人,与三万之众的太平军做殊死战,前后六天,十战十捷,以少胜多,毙敌近万,太平军逃散者也上万,太平军精锐林绍璋部几乎全军覆灭。】 【这是太平军军兴以来,清军取得的唯一大胜,也是太平天国与清朝命运的一个转折点。】 【湘潭失守,靖港的太平军闻讯大惊也自动撤退,长沙之围遂宣告解除。】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