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看谁不服朕!” 吕雉冷笑着: “呵,明里暗里逼反异姓王。” “确实是好算计。” 刘邦面不改色心不跳道: “胡说,那是他们心有二意。” “朕可是他们亲手选出来的。” “是他们违反了法理,关乃公何事。” 吕雉依然冷笑着,眼神却看向刘盈那边,略带几分讽刺与失意道: “代王不愧是你儿子。” “可惜了盈儿。” 刘邦依然充耳不闻。 太子之位必须是刘恒的。 谁也拿不走! 大汉四百年! 乃公赢嬴政都赢麻了! …… 【但洪秀全是这一规律的反例。】 【洪秀全虽被奉为教主,但杨、萧等人并不真心信仰洪的教义。】 【冯云山当年拉拢杨、萧入伙,不曾提及洪的教义。】 【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克武昌后,杨秀清拜谒当地的孔庙,这对高呼“打倒孔妖”的宗教领袖洪秀全而言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 【杨秀清的举动,意味着掌控世俗权力的他并不尊重洪秀全的教主地位,也不尊重洪的教义。】 【作为回应,洪秀全只能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宗教领域,这也是他唯一可以倚仗的权力来源,以越来越极端化的行为凸显自己的权威和存在感。】 【建都南京后,洪秀全开始文化变革运动。】 【“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也!”】 【明确宣布禁绝、焚除儒学经籍和诸子百家书籍。】 【这一极端行为随后被曾国藩充分利用。】 …… 大秦。 咸阳宫。 嬴政与刘邦俱都站在宫墙上。 两人看着天幕。 一人面无表情。 另一人也面无表情。 ‘咸阳这鬼地方是不是克乃公啊?’ 刘邦板着脸暗自念叨着。 ‘不然找个理由打发外调算了。’ 但这个想法只是一转念,就被他死死按下去了。 还是别找死了。 …… 【洪秀全的行为,在太平天国内部造成了思想混乱,给真正总理政务的杨秀清带去许多麻烦。】 【而杨秀清的反击方式是也很直接,就是借着“天父附体”斥责洪秀全。】 【洪秀全无视“天父”旨意,继续加大力度推行禁绝儒学与焚烧古书运动。】 【杨秀清就再次“天父附体”。】 …… {看来和“人相食,是要上史书的”情况一样。} {现在想想,洪、杨等人的政治实践正好在中国试验了一遍英式君主立宪制的可行性。} {效果惊人,很显然不适用于中国。日后康梁之说,几乎浑如梦呓。} {曹操和汉献帝已经试过了,大家都说不行,还是得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 曹魏。 曹操的酒杯端到嘴边止住。 最后冷哼一声,饮下酒水。 “他们内斗的本质是制度结构设计的不均衡导致。” “一开始就是个草台班子,拿下南京后又没有重新进行制度结构的再调整。” “最终难以持久才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与孤和汉帝可大不相同。 …… 【而咸丰六年(1856)又有两件大事发生。】 【一是杨秀清率太平军击败清军江北、江南大营。】 【二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了。】 …… 大清·康熙时期 康熙心里早已做好准备,但看到鸦片战争四字依然是一阵邪火涌上心头。 “英吉利!” “大清的心腹之患!” 胤禛看着一脸阴沉的康熙,还是开口道: “与其对准英吉利,不如广开民智吧。” 康熙瞥了他一眼。 “你想回龙兴之地,朕可以送送你。” 胤禛叹口气。 “何必呢,魏孝文帝不也推行汉化吗。” “不改衣冠,恢复发饰。” “这才是真正表明满汉一体啊。” “汗阿玛,只有众志成城你手中金莲才能发挥大用啊。” 康熙看向放在手边的金莲。 祖宗基业与长生久视。 怎么选? 当然长生久视啦! 靠北!这还用想。 长生久视后,祖宗基业照样是朕的!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