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大明·永乐时期 “也不能说错……” 朱棣咂摸了两下嘴。 “就是用错了对象了。” 朱瞻基现在都明白了。 剿、抚两手并用的这种对付传统边患的统治术不好使了。 现在的外交关系早已变了! “南京条约也签了二十年,既不做军事与政治的革新,如何能够剿列强?” “也不去了解列强之间的游戏规则,幻想用天朝的思路去抚……” “那这下场……” 爷俩沉默了一下。 朱棣看着天幕,悠悠道: “抵抗不过不丢人,丢人的是你打输了还觉得自己其实赢麻了。” “不去总结战争为什么打输的教训,也不去革新军事装备、战术与思想。” “只会浑浑噩噩苟且度日,这才最可怕的。” …… 大清·道光时期 道光惊得睁大眼睛。 他仔细看了两遍,最后绝望的发现。 这蠢货的手法跟自己一样! 从某种程度上……还真是自己种啊…… 而且…… 道光无奈的闭目呢喃着: “全国陷于内战的困境中,又何来可战之兵、可筹之饷?” …… 【不过,广州局势又有变化。】 【英法联军占领广州后,急于恢复秩序,以防民众小股骚扰,袭击英法士兵。】 【咸丰七年十一月二十五(1858年1月9日)被英法联军羁留于观音山的柏贵,在刺刀的簇拥下回到巡抚衙门“复职”,与所谓的“英法总局”共同治理广州。】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西方殖民者建立的傀儡政权。】 【柏贵尽管名为“巡抚”,然已无行动自由,旁人前往探视亦不得。】 【咸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八(1858年2月11日),英法联军自行宣布解除封锁,恢复了中断一年多的对外贸易。】 【由于湖南巡抚骆秉璋等人的奏折,咸丰得知柏贵已被“胁制”。】 【于是,他命令骆秉璋派专差去广东,将一密诏送交给广东在籍侍郎罗惇衍等人,要求他们“传谕各绅民,纠集团练数万人”,将英军(直至此时咸丰尚不知法国已对华开战)逐出广州,“然后由地方官出为调停,庶可就我范围”】 【咸丰以为,英军只有数千,团练能集数万,以十当一,又何不胜之?】 …… 大唐·玄宗时期 “以松散的团练来正面攻击训练有素的英军。” “这种军事上的失策最终只会导致结局是一败涂地。” 一身紫袍的李泌看了一眼不远处当个石像的杨玉环,对着李隆基拱手道: “但更荒唐的是,恐怕此时在咸丰的心目中,中英两国之间的战争,还可以转化为民、夷之间的战争。” “最后由清廷出面充当中立者,出面调停交战双方的冲突。” “这种手法,此前此后历代皆有运用。” 李隆基无视李泌眼中的探寻之色,自顾自道: “是啊,其一,他没有认识到双方军事实力的悬殊。” “其二,他对于敌方军情十分不了解,甚至连参加战争的有几国都不知情。” “其三,他没有意识到英军这场战争的本质目的,竟还妄想着靠地方管出面调停。” 李泌接过话头,垂眸道: “天子的圣旨是绝对正确的,谁也不能对此有丝毫的怀疑。” “但咸丰一朝,皇帝的神圣地位已经动摇了。” “抗旨虽为不敢为之的事。” “但颂扬圣明之后又欺瞒上听,也无伤大雅了。” 李隆基听着,坐立不安。 他看了一眼杨玉环,又看了一眼李泌。 心知对面这人是误会了。 “来来,你过来。” 李隆基冲李泌招了招手。 李泌皱着眉走上前。 李隆基附耳小声蛐蛐着。 李泌严肃、李泌震惊、李泌茫然。 李隆基说完,往后一仰,双手一摊,无奈道: “现在,你明白了吧。” 李泌什么也不说了,后退一步,长躬一礼。 “陛下,保重!” 随后转身离去。 我勒个亲娘诶! 这消息太劲爆了! 杨玉环看着充满压迫力的大臣走了,蹭了过来,好奇道: “三郎说什么了?” 李隆基本正似笑非笑的看着李泌离去的身影,闻得杨玉环询问,大笑道: “哈哈哈哈哈哈!” “朕说,我们是一伙的了!” “哈哈哈哈哈哈!” …… 【广州城陷的消息,随着南来北往的商船,很快就传到上海,引起了一阵小小的恐慌。】 【此时的两江总督何桂清恐战火北延,主动派下属去与英、法等国领事联络,宣布了一项让英、法都感到诧异的消息:“粤事应归粤办。上海华夷并无嫌隙,应当照常贸易。”】 【而何桂清的主张得到了咸丰的批准。】 【由此而出现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观。】 【中国的一部分与英、法两国处于战争状态,而另一部分却与英、法和平共处。】 【本来按照国际惯例,两国交战,应该撤退平民、中断商贸、向对方封锁港口,并在一切陆地和水域进行全力拼死的战斗。】 【而在吴淞、宁波、福州、厦门却出现另一番景色,酒杯照举,生意照做,一切与平时并无二致。它们是交战国中的“和平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