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评价C级·得两分】 {白捡两分,咸丰上哪说理去。} …… 大清·咸丰时期 乾清门 肃顺看了一眼天幕,冷哼一声。 皇帝现在恐怕也不能说理了。 “这妖妃想要干什么?!” 载垣一拍案桌,惊怒道: “竟敢封锁宫门!” “她哪来的胆子!哪来的权力!” 穆荫看了眼众人,轻声道: “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各位,吃一堑长一智啊……” 众人沉默了一下。 “为今之计……” 肃顺眸光一沉,压低声音道: “只有先下手为强!” …… {太平天国如果能力再强一点,未必不能推翻清朝。但是面对列强,恐怕也还是不妙。} {从结果看,要了清朝半条命,换成其他时间点未尝不能成事,偏偏是清末这种微妙的时间。} {清末才好发挥啊,正好赶上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重创京营八旗。清廷内忧外患无法应对,太平军才能一日千里。} {要的不是一日千里,而是再造新天,有列强自然就难。毕竟这可不是走楚汉争霸,而是五胡南下的剧本,而且更甚。} …… 大汉。 刘邦觉得他们太乐观了。 “一日千里?除了一开始起兵顺风顺水,哪里还有什么一日千里?” 他掐着腰,在地上来回踱步。 “太平军一开始就没理由放着双江大营在自家门口不管。” 吕雉对太平军的下场也说不出是惋惜还是无奈。 “但太平军整体的战斗力绝对谈不上弱,一群布衣从起义之初仅仅几个月的团营训练加上信仰,就能和清朝精锐的正规军硬碰硬,组织大规模的围城战且打下两座省城。” “后期还能两破江南江北大营。” “就是内讧的太厉害了。” …… {湘军攻入天京后,在城内大肆烧杀抢掠。四十岁以下的妇女都被抢光,老人、幼孩则被屠戮殆尽。} {曾国藩向清廷报告说:“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 {但其时天京城内总共仅剩三万人,除居民外,太平天国的官兵不过万余人,其中能守城者,不过三四千人,一部分还突围而出。他是把全体南京居民都当成敌人了。} {南京啊……} {所以才叫曾剃头,臭名昭著,现如今有不少人给曾剃头洗白的。} {很多人看不清封建统治者一致的反动性。} {那帮人刚吃了几年饱饭就忘了本了,泥腿子脱产自认为已是贵族精英,视曾李等人是他们的前辈楷模,当然要舔要捧,以为借此也可以抬高自己地位身价。} …… 炎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看着天幕,叹了口气。 自古以来,破城之后不管是报复还是陷入巷战,都会对城中百姓造成较大伤亡,所以也叫屠杀。 但还有一种屠杀,是破城之后见人就杀,把城中百姓驱赶到一起的灭绝性屠杀。 “他们说……屠城是破城后最好的奖赏……那意味着财富、女人,以及发泄胸中郁闷的杀戮。” 刘庄看着突然一脸疲惫的刘秀,不知道说什么好。 世人都说阿父是再造天命。 可这天命,真的在阿父手里吗? …… 大清·康熙时期 康熙对于这些什么指责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既为仇寇,自当以杀伐而立典型。 “自古开国者,谁手上不沾些无辜鲜血?” “那些你们口中的黄巢起义、李自成起义,不也都是屠城集大成者吗。” 康熙冷哼一声。 “不知所谓。” …… {大量书把曾国藩夸成“半个圣人”,但无论是官场手段还是行军打仗,曾国藩出白杨坪后,都只是将胡林翼的一些优点进行吸收,结合自己的刚蛮之气,阴阳交融,才在军政两界混得如鱼得水。} {这种级别配得上一时人杰,但离“半个圣人”的级别其实还差很远。} {圣人必须根据当时的世界大潮,既有一套完整而先进的思想体系,带动整个社会思想的更新,还要有强大的实战能力,证明理论体系的正确性。} …… 大明·正德时期 “累积几千年的文化,从社会亲历与前人顿悟总结中,寻找处理矛盾和与人相处的方式方法。” 王阳明对皇帝拱手道: “在有识之士里头并不难。” “只要能从中更进一步,此等人皆可称圣。” 朱厚照皱着眉头,有些不解。 “这也可以称圣?” 朱厚熜则眉头一挑。 “人人皆可称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