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秉忠自顾自道: “如果说自道光以来,西方商品和资本的输入,使清朝在贸易的旗号下开始了经济被侵略的历程。” “那么,战争赔款则是把你打趴下之后,实行赤裸裸的劫掠。” “这种劫掠一次比一次厉害,直至整个国家财政尽入其囊。” “《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多达白银十亿两,还有甲午战争中的赔款,这已使清朝背了一身的债。” “而清朝全年的财政收入还不足白银一亿两。” “要还清这巨额赔款,只有层层加派,最终分摊到每一个百姓头上。” “不管清朝洋务自强几十年,列强要把这个可怜的家底,连锅端走几十余次。” “清朝已经成了被列强套着缰索的经济奴隶。” “我们也可以这么做。” “大蒙古国不能总是军事分封,这是竭泽而渔,捞不到多少油水。” “要换条思路,可持续发展。” …… 大明。 朱元璋看着天幕里的种种条约,再次想到了元朝。 “殖民……原来这就是殖民。” “他们是想在思想上也控制中国!” 《辛丑条约》规定赔款四点五亿两,是以清朝四亿人为标准制定的。 这表示赔款是针对全体中国人的惩罚! 而规定凡是有义和团活动的地方,停止科举考试五年,是对这些所有士人的惩罚! 以皇帝的名义在全国各地张榜公布,若有伤害洋人之事,不加以惩办就革职查办永不叙用,是对全国官民的警告! “一张条约,对全国上下每一层阶都施加着巨大压力……” “谢罪、惩凶、立碑、停试。” 朱元璋似乎能看到天下有义之士群拥而起了。 “清朝已名存实亡了。” …… 大清·乾隆时期 “哈哈哈哈哈哈!” 群臣觉得皇帝可能气疯了。 他们猜的也没错。 乾隆确实离气疯不远了。 天朝上国的妄自尊大、盲目排外,一下子变成了乞命讨饶,奴颜婢膝。 各国要同清朝签订新的商约,实际上是要进一步扩大对清朝的经济侵略。 辛丑以前,清朝挨列强的打还可以还手抵抗,这回不仅抵抗的权利被完全剥夺,连百姓加入反洋组织,也要被统统砍头! 清朝的官员则成了列强镇压百姓的工具,否则就要被革职惩罚! “我大清,竟成了洋人的朝廷!” “纵观历史,还有比我大清地位更低的朝代了吗!” “南宋也不至于此啊!” 痛!太痛了! 乾隆能想到清朝的未来不好。 但没想到未来这么不好!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乾隆咬牙切齿的念着这几个字。 “谄媚!谄媚!” 统治阶级的思想即是社会的主流思想。 上面既如此谄媚洋人,那崇洋、媚洋的意识也会在清朝逐渐蔓延开来。 你问他为什么会这么想? 兄弟!清朝就是这么干哒! “还不如……直接反了呢!” 群臣心下咯噔一声。 完了!皇帝疯了! …… 【公元1865年初,中亚浩罕汗国军官阿古柏,趁清朝陷入太平天国运动的泥沼无暇西顾之际,在沙俄的支持下入侵喀什。】 【仅仅数年之间,几乎整个新疆地区,都落入了入侵者阿古柏手中。】 【沙俄趁阿古柏入侵北疆之机,出兵进占伊犁。】 【作为中原通往新疆的主要通道,河西走廊与新疆的联系逐渐被切断。】 【而正当清廷准备出兵新疆时,东南海疆骤然报警。】 【公元1874年春,日本悍然发兵侵犯台湾。】 【边疆和海疆同时爆发危机,这种边防形势是清廷从未遇到过的。】 【为此,清朝廷召集南北洋大臣及沿海沿江各督抚、将军,就国家防卫战略重心展开了一次著名的讨论。】 【无论是出兵新疆还是加强海防,都需要巨额经费,清廷的财政状况极为困难,国防经费该如何分配成为各方争论的焦点。】 【此时,以李鸿章为首的部分清廷官员提出,新疆地区每年都需要花费大量军费来维持,不如就此放弃经营,将国防重心转到沿海地区。】 【而左宗棠则认为:中国的山川形胜,皆起自西北。弃西部即弃中国。】 【西部安定,中国就等于安定了一半。】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皱着眉,一脸嫌弃。 “这李鸿章什么狗屁说辞?” “真是可叹可恨!” “那俄国就像饿极了的豺狼,今天你扔给他一块骨头,啃完了他还要来,难道要让它一片片蚕食不成!” “这左宗棠倒颇有见识。” 海疆他是不懂。 但边疆他懂啊! 没人比他更懂边疆! 从军事地理上讲,河西走廊对中原地区的安全意义重大! 但河西走廊并不是中国西部的天然极限。 只有前出河西走廊,全力经营新疆,才能保障包括河西走廊在内的整个西部地区的安全。 “况且……” 刘彻根据天幕里信息,统算了一下。 “虽然俄国坚船利炮,但它在欧洲连年征战,也是国力空虚,未必真能刀兵相见,许多时候不过是虚声恫吓。” “退一步说,要真打起来,他们也未必能胜。” 战争本就是烧钱机器,没有哪个国家富裕到可以支撑所有战场消耗的。 而如果一个国家能全方位压制各个战争局面,那就根本不需要谈判。 …… 【光绪元年二月二十八日(1875年4月12日),左宗棠上奏《复陈海防塞防及关外剿抚粮运情形折》,详细论述了国防形势,提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的主张,并力主发兵西北,收复新疆。】 【最终,左宗棠的主张得到了军机大臣文祥和慈禧的支持。】 【新疆军情告急,令河西走廊又一次成为烽火边塞。】 【而在这次国防大争论之前,左宗棠已经开始行动。】 【他调集湘军进驻兰州,积极备战。】 【为了对付阿古柏军的洋枪洋炮,开设了兰州制造局,仿造德国枪炮,为西征新疆提供武器弹药。】 【在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期间,他指挥官兵修筑了从兰州开始经河西走廊通往新疆的道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