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等到灵毅几人来到时,只有门口剩下的几个座位了,大牛连忙招呼众人坐下。 只见院长净了手、焚了香、沏一盏茶,端坐正位,头上有一匾额,提有“传业解惑”四字。 惊堂木一响,众师生端坐立身,眼观鼻,鼻观心。 灵毅四人不敢大意,连忙学着学长们的样子端坐好。 “今日我说的是老夫子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主旨思想就是‘仁、义、礼、智、信’。 而核心就是 ‘仁’,我们今天学习儒家文化,最为核心的就是理解‘仁’。 ‘仁’的内容,就是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一旦做到了这一点,天下的人就认为他做到了‘仁’。 规范就是‘恭宽信敏惠’,夫子说: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仁者要有五种品德,一要保持尊严和恭敬,就不会招到侮辱;二要待人宽厚,支使百姓,百姓不怨恨,以团结更多的人;三要言出令从,具有威信,这样别人才愿意为你任用;四要善于思考,行动果断,这样在事业中可以取得好的成绩;五要善于给别人带来实惠和好处,就可以使人尽力地工作。 夫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做为仁的基础和前提,要做一个仁者,首先必须懂得孝悌,行孝悌。孝悌是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行,孝就是对父母还报以爱,对父母孝顺,悌就是对兄弟姐妹的友爱,爱护兄弟姐妹,夫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所以,首先要孝悌,学习都是次要的。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了孝悌的品德,这就是君子的本,立了本,就入了道。 今天就先说‘仁’,你们慢慢体会,时机成熟了自然还会教你们其他的知识。” 说完院长起身,众师生赶忙行礼拜谢,又坐回座位,慢慢体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