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咯吱。 户部尚书公廨,被徐渭小心翼翼的关上。 他回头看向严绍庭。 严绍庭却未曾说话,只是给了徐渭一个眼神,两人在无数双眼睛的暗中注视下,走出户部。 随着两人离去。 并无声响的户部衙门,却好似是齐齐的发出一声长吁。 站在户部衙门外。 街面上,厂卫的人正在将户部犯官,及隔壁的工部、兵部涉及军需贪墨一案的官吏,用绳索穿在一起。 这自然是不合规矩的。 但厂卫从来就不是讲规矩的地方。 沉寂数日,忽然爆发的军需贪墨大案,今日所带来的动静,立马引来各部司衙门官员的从旁观望。 严绍庭目视着那些被缉拿的户部、工部、兵部官吏不停地喊叫着,脸色平静。 徐渭则是回头深深的看了一眼寂静无声的户部衙门。 他走到严绍庭身边,小声且有些无奈道:“看来侍读往后在户部,说话做事,便不好弄了。” 严绍庭平静道:“好说话,便不好做官。” 这显然是一句有背真相的话。 好说话,自然好做官。 徐渭却也不反驳,只是笑着道:“不过高尚书和两位侍郎,也算是表明了态度,往后侍读在户部想做什么,倒是也方便了些,不必顾虑各方掣肘。” 严绍庭却是笑笑:“那是他们分的清当下的利害关系,他们真要是过问军需贪墨一事,陛下会如何想?” 徐渭点点头:“侍读也不过是想主办军需一事,如今有了户部的态度,其他的都不过是旁枝末节。” 严绍庭笑而不语。 今日其实他并不是必须要去见,一直等在那间公廨里的高燿、刘大宝、鲍道明三人。 但他还是去了。 这就是他的态度。 自己替道长和内阁当差,但对户部三位还是尊敬的。 而高燿同样摆明了态度,支持严绍庭清查军需贪墨一案,且往后户部军需事,也不会过问,交由严绍庭操办。 那么。 严绍庭就不能再继续在军需贪墨一事上,日后突然反悔,拿着这件事去攻讦高燿、刘大宝、鲍道明三人有失察之责。 各部司涉及军需贪墨一案的官吏,已经在被厂卫押送向锦衣卫诏狱。 望着渐渐空旷起来的街道。 严绍庭收敛神色,他这会儿倒是想起来。 大抵也就是在这两年,户部就会来一场大换血。 似乎也就是在今年,如今远在南直隶担任巡抚的赵贞吉,就会奉旨入京,进入户部。 最后,又从户部跳进文渊阁里。 成为大明朝鼎鼎有名的不粘锅阁老。 如今文渊阁里,袁炜是新晋的,张居正大抵要等明年才会回京。 而内阁向来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自己要想推胡宗宪入阁,就得要提前做准备,卡住老赵这口不粘锅的位次,让老胡先入阁。 徐渭倒是想不到这些。 内阁太远,不是他能思考的。 徐渭只是笑着开口道:“说起来,侍读与户部,也算是和光同尘了。” 严绍庭却是偏头,看向徐渭,笑着道:“官场之上,哪个不是想着和光同尘?只是啊……” …… “张阁老要和光同尘,要与朝堂同僚和和睦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