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朝廷有问题,不在其他,只在吏治。 所以后来他上位内阁首辅,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吏治。 高拱认定,只要解决了吏治问题,就能禁绝贪腐,就能让朝廷钱粮增多,就能让天下太平。 一位次辅,一位辅臣,先后发言。 陪站在现场的袁炜,却是坐蜡了。 他的官场仕途,是从翰林院开始的,然后从礼部尚升入内阁的。 想了一下。 袁炜这才先是看了严绍庭一眼,面露抱歉。 随后低声开口道:“陛下,祖宗成法,轻易不可改。” 说完之后,袁炜就将脑袋深埋胸口。 这事就不是自己能参与的啊。 皇帝刚刚还不如说一句,内阁和严润物留下,袁炜出去。 自己待在这里,现在不就是活受罪嘛! 而帷幔后的嘉靖,依旧没有出声。 严嵩眉头皱紧。 盐政如何,这件事情大孙子可没有和自己说啊。 这小子,平日里有些想法,直接圣前奏对也就罢了。 这等干系祖宗成法的事情,竟然也不跟自己说。 严嵩心中有些纷乱,最终只能开口道:“陛下,徐阁老说严绍庭是要改制,但刚刚严绍庭却只是提到盐政余盐一事,尚未明说究竟要如何办,不如让他说完再议? 若当真是有改制一说,则不可轻言。若只是于盐政余盐一事上,有所新策,用以弥补盐政积弊,提振盐课岁入,陛下和内阁觉得可行便行之,若不可行便废之。” 老严头现在心中那是一团乱了。 但到底是在内阁首辅位子上待了几十年的人,看似一番和嘉靖的奏对,却又是在提醒大孙子。 不要提改制! 只说新策! 嘉靖现在也很头等。 所为祖宗成法的强大,他当年可是亲身经历过一遍的。 但若是严绍庭提到的余盐一事,真的能为朝廷带来更多的盐课岁入呢? 刚有这个念头,嘉靖便在心中连连摇头。 这不是钱粮的问题了。 可是他又想到严绍庭今年给朝廷弄来了数百万两银子,以及定下以后每年都能为朝廷带来千万两收入的良策。 嘉靖此刻心中便犹如多了一只猫,正在不停地挠着他的心。 “严阁老所言极是。” 又是这一句,所有人都极为熟悉的言论。 嘉靖将锅扣在了严嵩的头上,却也算是认同了让严绍庭继续说下去。 严绍庭则是眉头皱紧。 他直到大明文官们惯用的所谓祖宗成法不可改,到底是怎样的。但没有想到,自己只是刚刚提出一点余盐的事情,就能立马引来这么大的反应。 这些人,防范更改所谓祖宗成法的敏感度,当真是不低啊! 严绍庭低下头。 “回禀陛下,臣未曾言要更改祖宗成法,也未曾言要改制。” 这句话,他说的很慢。 表明态度,自己并不是在改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