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 很不好! 但此时在高拱面前。 徐阶表现出的,却是为了户部和国库着想,担忧朝廷能不能有钱粮办好这件事。 高拱脸色沉了下来:“陛下交代的事情,便是难办,总也是要办的。既然停办徭役、提高工本、整顿吏治,三桩事都要办,自然是先将徭役和吏治的事情先办了。 “灶丁能停了徭役,先让其喘口气。再将两淮盐政上上下下都整顿一番,想来这么多年下来,查他们总是能抄出些钱粮,先紧着两淮提高工本的事去用。 等明年朝廷填补了亏空,这一处要支用的钱粮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高拱当然不知道徐阶的心思。 只当对方确实是在担心提高两淮灶丁产盐工本,朝廷和户部能不能拿出这笔钱粮来。 他便按照自己的设想,如实回答。 但徐阶听完之后,却是心生凝重。 他看了眼已经想好对策的高拱,心思流转。 看来这件事情,还得要从别处落手才行,不能指望上高拱了。 徐阶笑着点头道:“既然肃卿心中已经有了成算,那便是好事,好好好……” 表面上赞许了一番后。 徐阶便闭上了嘴,默默的考虑着诸事。 见徐阶不说话了,高拱便继续兜着手,往宫外走去。 至大明门外。 两人向东边转去,过户部、太医院、钦天监。 高拱先入鸿胪寺对面西边的户部。 于是便剩下徐阶一人,过了户部,才进了吏部衙门。 等两人各自到了户部、吏部后。 没多久,通政使司便已经将旨意送到各处。 此时的吏部衙门里。 因为徐阶前不久被革除吏部尚书一职,导致现在的吏部尚书一直空悬。 部中事情都是由两位侍郎操办。 徐阶进了衙门。 身为吏部左右侍郎的郭朴、李春芳两人,自然是联袂而来,等着这位老上司、内阁次辅的训话。 郭朴是河南人,与徐阶并不算深交,反倒是因为中了进士后在翰林院入直西苑,为皇帝撰写青词,而与如今的内阁辅臣袁炜私下关系亲近。 但出身扬州,又常年拜学于王大宗师门下,作为大宗师徒孙的李春芳,却是一直推戴徐阶。 反过来。 徐阶亦是因此,对李春芳颇为器重。 “阁老。” “徐阁老!” 郭朴、李春芳两人进了吏部尚书公廨,拱手做礼。 徐阶面露笑容:“都免礼。子实、质夫快坐。” 子实是李春芳的字。 郭朴则是字质夫。 两人落座。 郭朴坐的稳实,而李春芳则只落下半个屁股。 徐阶看向两人,收敛笑容:“今日西苑奏议,想来你们也都听到消息了?” 郭朴拱手:“回徐阁老的话,只听说了一些。” 李春芳却是说道:“虽然听得不多,但那严绍庭竟然敢在圣前妄议祖宗成法,当真是胆大包天,也不怕坏了我朝纲常! 幸亏有阁老在,言辞驳斥,不然今天恐怕就不是两淮生变,而是要两淮大乱了。” 这位吏部侍郎,满脸的推崇。 一脸的,大明朝不能没有徐阁老。 郭朴则是坐直身子,眼观鼻、鼻观心。 徐阶点点头,又摇摇头:“说起来也不过都是为了国朝而已。如今两淮生变,鄢懋卿即将被召回京师述职,但陛下业已派了厂卫前往扬州,要捉拿有关盐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