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陆绎摇头道:“嫌隙倒是没有。不过姐夫这一手布置的好啊!前不久的消息,自从徐琨和高务观两人同在浙江清吏司,操办军需事宜。 “姐夫当时交代的要填补户部乙字库亏空,这不现在南边就有消息,棉花、棉布已经在转运至京中的路上了。 军需上其他各处的事情,也都推进的飞快,徐琨和高务观这两人,如今整日里各自带着一批人抢着事情做。” 说着话。 陆绎歪头皱眉道:“这叫什么……叫那什么……” 严绍庭瞥了一眼:“坐山观虎斗。” 陆绎啊的一声:“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 严绍庭站起身,伸手拍了拍小舅子的脑袋。 “你且早些去歇着吧,我去爷爷那边一趟。” 如今严府上,亦有一出院落是被清理出来,给陆绎留宿之用。 见严绍庭有事要去严阁老那边。 陆绎当即起身,喊了几声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望着小舅子欢脱的样子。 严绍庭却是脸色逐渐凝重起来。 …… 翌日。 北京城里,有关严绍庭之经学名气,愈发高涨。 在众口悠悠之下,他几乎离着心学一派宗师,只差一步了。 在京等待明年春闱会试参考的举人们,自然是乐见其成。 不管这些人是否看出背后的较量和涌动的暗流。 明面上。 严绍庭的名气越大,对他们而言便愈发的有体面。 倒是如徐时行、王锡爵等少数人,本来还准备出城去往昌平,但如今也因为城中严绍庭高涨的名气,而留在城中观望形势。 而士林之间,却是有轩然大波渐生而起。 各方消息往来,有无数士林名儒,正在赶往京师。 一日。 北京城中。 一则来自南方的消息,将本就暗流涌动的京师,彻底炸响。 “严贼欺我山中无大儒!” 尚不清楚究竟是何人说的此话。 但这句话,却是在北京城里传了个遍。 在这句话之后,便是从各地入京的士林名儒们,要与严绍庭辩经的约战传入京中。 在所有人都打生打死,争夺阳明心学正宗的时候。 忽然有一天。 有人说,北京城里那个叫严绍庭的小子,是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唯一一个能成就心学一派宗师的人物。 这能叫那些以心学嫡传门徒自居的士林名儒们接受? 而离着京师较近的地方。 已经有在一方多有名声的士林名儒,踏足京师。 而在所有人注视着京师之外,士林名儒赶赴京师的时候。 人们也在观望着严府巷的动静。 不多时。 在人们的等待之中。 严府巷里也传出了严绍庭的话。 “三日之后。” “昌平书院。” “静候诸位。” ………… 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