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要让老胡进步,入掌兵部就成了一个麻烦事。 即便是胡宗宪回京,坐上了兵部尚书的位子,也难以入阁。 因为老严头是他的老师。 就算老道长同意胡宗宪入阁,与老严头一同料理国事。 但徐阶那些人也定然不会同意。 且朝堂之上,还有不少人的经历,比之胡宗宪更适合入阁拜相的。 严绍庭却是目光一动,开口道:“既然如此,不如就让徐阁老到时候主动让步?让出兵部尚书的位子来!” 严嵩看向大孙子,面露疑惑。 他想不到能有什么法子。 严绍庭却是笑着说道:“和袁炜的合作,可以进行。吏部尚书的位子,也可以在廷议的时候推郭朴一把。 但春闱一事,孙儿却不需要他们出力,孙儿自己解决。这份人情,也不能如此轻巧就给了袁炜、郭朴二人。” 他眼里闪烁着光泽。 与其自己和严家欠袁炜、郭朴一个人情,不如让他们欠自己一个人情。 至于明年壬戌科春闱会试? 自己只取一个公平。 严家不做手脚,谁也别想在这件事上动手脚! 见大孙子貌似已经胸有成竹。 严嵩却迟疑道:“那胡宗宪转任兵部的事?” 严绍庭微微一笑:“爷爷放心,这件事徐阁老会帮我们的。” 不等老严头询问详细。 严绍庭又说道:“即便徐阁老不帮,他学生也会帮我们的。” 严嵩愈发疑惑。 “他学生?” 此后几日。 京师相较平静。 只是昌平书院,却着实是火起来了。 随着聂豹、王畿、钱德洪三位老夫子入住昌平书院,即将开课授业的消息传开。 京中无数学子,纷纷出城赶往昌平。 如此倒是让昌平的美食街保存了下来。 徐渭亦是传信入城,希望能在昌平建一座旅舍,以供日后前往昌平的学子入住。 这事,严绍庭全权交给徐渭去办了。 而他则是留在京城里,等待着各方消息,同时也抽了一点时间。 写了一封信送往江南。 至南直隶苏州府督粮道署。 而在京中。 各方事务也在徐徐推进,各种消息也都汇聚到了严绍庭手中。 诸如,徐阁老家中在太常寺当差的老大,经由吏部侍郎李春芳推举,转任顺天知府。 又如,户部将几笔涉及军需的订单,安排给了昌平的几座工厂。 再如,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钦差两淮盐务事的鄢懋卿,即将带着银子入京了。 直到一日,内阁议事。 有都察院御史上疏,弹劾翰林院的几名清贵翰林。 闻听消息的严绍庭,立马从难得的空闲时光中抽出身来。 老高。 终于是出手了! ………… 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