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涉及到吏部尚书,这个有着天官之称的位置。 哪怕是在场的六部尚书,也是纷纷提起精神来。 说不得。 内阁的大佬们,就将自己的名字放在上面了呢? 严嵩也是颤巍巍的自袖中取出一份奏本。 严绍庭在一旁接过奏本,上前一步。 吕芳也已走了过来,将这份写了吏部尚书人选的奏本取走。 老严头这才开口道:“自东汉始置吏曹,至魏晋以后改称吏部,再至隋唐始有三省六部,君王之下,共掌天下。 “吏部掌管天下文官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权事,以三铨之法官天下之材,以身、言、书、判、德行、才用、劳效较其优劣而定其留放,为之注拟。 于是吏部尚书,亦有天官、文部、典铨之称。” 万寿宫中。 只有内阁首辅严嵩娓娓道来,有关吏部和吏部尚书的职权。 徐阶等人却是眉头微皱。 这事情,他们都是在朝为官多年的人,哪个不清楚。 但严嵩这时候却是笑着转口道:“吏部之重,举朝百官之首,吏部尚书更是重中之重。所选官员,自当慎之又慎。 内阁此番议定推举有候选三人,分别是吏部本部左侍郎郭朴,本部右侍郎李春芳,都察院左都御史欧阳必进。” 此言一出。 众人面色各异。 顿时生出无数猜测。 郭朴和李春芳都是吏部本部衙门的左右侍郎,推举他们自然是在情理之中。 但却偏偏又多了一个都察院左都御史欧阳必进。 这就显得有些多余了。 可若这是首辅有意推举的吏部尚书人选,也该是将其放在第一位说出,而不是三人最后。 众人猜测不透,只能看向在场的都察院左都御史欧阳必进,试图从对方的脸上看出有何反应,猜测这一次推举背后的含义。 只是欧阳必进却显得风轻云淡。 似乎是知道自己会被推举,又或者是对自己并不看好。 反正他就是那样不动声色。 让人猜不透。 徐阶自然也有些意外。 他推举的吏部尚书人选,自然是吏部右侍郎李春芳。 而郭朴纯粹是因为推举需要多人,一同交由皇帝圣裁。 但欧阳必进,就是让自己没有想到的了。 难道严嵩真的要推欧阳必进自都察院,转任吏部? 嘉靖亦是眉头微皱。 年初的时候,朝廷就有过一次动议吏部尚书人选。 那时候严嵩似乎就很想推举欧阳必进。 但自己并不喜好此人。 原本他以为,严嵩已经明白自己的心意。 但今日却偏偏又将欧阳必进放在了推举的名单里。 嘉靖沉声道:“国家官员任免推举,皆有定制,今日内阁推举三人,诸卿以为何?” 皇帝开口询问。 在场众人却是一阵沉默。 各自都在盘算着自己心中那点小九九。 半响之后。 又是礼部尚书严讷站了出来。 “臣以为,吏部右侍郎李春芳,可担吏部重任。” 杨博亦是紧随其后:“陛下,李春芳乃是嘉靖二十六年的状元郎,初授翰林院修撰,便被陛下其中,选入西苑,超擢为翰林学士,而后又升任太常少卿、礼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嘉靖三十九年转任吏部右侍郎。 “其人恭敬、谨慎,在朝为官与上下同僚,从不气势凌人,上成君德,中协寮友,下辑庶司。 “李侍郎,诚心笃行,渊学宏才,仪观甚修,晰然玉立,色温而气和,其与人处,不翕翕热,顾久之,愈益亲。不为崖岸求异于人,而其中有介然不可溷者。 臣以为,可为吏部事。” 可严讷的附议不同。 杨博可谓是从各方面将李春芳夸赞了一遍。 甚至连李春芳的相貌,都用仪观甚修、晰然玉立来形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