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小阁老目光一转。 呼的一声走了出来。 “陛下!” “臣附议!” “如今天子脚下,朗朗乾坤,那顺天知府徐璠,都能在密云做出戕害百姓的事情,府县沆瀣一气,无法无天,致使成百上千百姓惨死寒冬野外。” “此等惊天大罪,滔天惨案,本朝何曾有过?陛下圣明之名,险些就要被这顺天知府徐璠败坏。” “顺天府尤能如此,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千余县衙,又会如何牧守一方,其中又有多少人如那奸佞徐璠一般,背着陛下把持权柄,戕害百姓。” “臣严世蕃,绝不能忍受陛下圣明之名受这帮奸佞之人折辱败坏。” “请陛下降旨,从严整顿本朝吏治!” “将那帮食君之禄,却知法犯法,贪赃舞弊的奸佞统统下狱严惩!以此杀鸡儆猴,震慑各方!” 即便徐璠已经被厂卫下狱。 即便徐阶已经被赶回家中。 严世蕃还是不忘趁机蛐蛐徐家。 不过他说的倒也是合情合理。 顺天府可是天子脚下,京畿之地,都能发生密云惨案。 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数千府县,还不知藏着多少污垢奸佞。 小阁老这把属于是公忠体国,为国为民了。 这时候。 礼部尚书严讷也站了出来。 “陛下,朝堂吏治干系天下苍生,江山社稷,自当要严明吏治。但朝廷内外,数万官员,数十万胥吏,若是无有规矩,不先议定,便因突生之事,急急整顿,而朝廷远离地方,不能及时掌控地方情形,恐会使得贪官污吏藏匿地方,而使忠良官吏无辜受冤,臣以为此事当徐徐图之。” 眼下徐阁老不在朝中。 若是这个时候朝廷开始整顿吏治。 难免会出现,严家、高家、袁家,会将徐家在朝中和地方上的门生旧故,借机打压开革的可能。 潘恩紧随其后道:“陛下,太祖皇帝创立大明以来,便严明律法,所为便是震慑官吏。但古往今来,律令不可轻动,唯恐横生冤狱,致使无辜受累。 “也正是因此,天下凡死刑者,皆需地方官上报朝廷,经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审议,方才呈奏陛下,勾决死刑,每岁秋日问斩。 人命关天之事,当慎之又慎。” 一时间。 大殿内似乎是处于旗鼓相当的局面。 但在内阁层面上,却几乎是全部都赞同整顿吏治的。 当嘉靖的目光看向严嵩的时候。 严绍庭已经拱手出列。 严家的? 在严绍庭动的时候。 高拱、袁炜等人,以及严讷、潘恩、杨博三人,尽数看了过来。 严家是支持整顿吏治,还是反对? 若是要整顿吏治的话,恐怕过去依靠严家的不少官员,都要被清查出来,开革废黜,乃至于是下狱问罪了吧。 严家定然是不可能同意急匆匆整顿吏治的。 严讷和潘恩对视一眼,心中默默的想着。 虽然他二人和严家有所不对付。 但在整顿吏治这件事情,应当是有相同目的的。 嘉靖则是瞄了一眼走出来的严绍庭。 心中哼哼着。 这小子处处都能插上话。 不等严绍庭开口。 嘉靖便已开口道:“免礼,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严绍庭脸色一顿。 皱眉看向老道长。 这么不给面子的? 心中默默骂了一句后。 严绍庭还是直接开口道:“陛下,臣以为整顿吏治一事,自当以稳为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