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258章 严张奸党再上奏(求月票) 皇帝贬黜原内阁辅臣张居正,为顺天府知府的消息。 伴随着严绍庭传旨,而与张居正发生激烈争吵,甚至可以说是撕破脸的争论,而在京中刮起了一阵严、张两派党争的热议。 随后。 京中的人们,以及朝中大小官员们,就知道了越来越多的详细内情。 诸如张居正奏请力行变法革新,徐阁老大力赞同。 而严绍庭却在圣前强硬反对。 甚至于,张居正从内阁辅臣贬降为顺天知府,也有严绍庭的一份功劳。 京中大小官员以及爱看热闹的百姓们,纷纷都在期待着严、张二人接下来又会在朝堂之上,进行怎样争锋相对的争斗。 而在官场上,不少同样意图改变朝廷现状的官员们,也开始私下里向着张居正靠近。 虽然他现在已经被贬出内阁。 但东阁大学士的名头,却并未被剥夺。 从理论上来说,张居正实职虽然是顺天知府,但在朝廷里的地位并没有因此而有所下降。 甚至。 他变法派的名气,也已经打出去了。 至少在那些朝中小官看来,张阁老依旧是张阁老,更是想要改变朝廷多年积弊的变法第一人。 也是同一时间。 朝廷里也掀起了有关于徽州府人丁丝绢一事的大辩论。 有以礼部尚书严讷、刑部尚书潘恩、兵部尚书杨博为首的支持维持现状的官员。 也有以严绍庭或者说是海瑞为首的,支持重新厘定徽州府人丁丝绢税课,使得徽州一府六县均摊的官员。 然后那些追随张居正的朝中小官们,就发现了一件很尴尬的事情。 他们的头头。 也就是依旧被他们称之为张阁老的张居正,如果从变法的角度来看,是必须要支持徽州府人丁丝绢税课重新厘定。 更严重的是。 按照张阁老的变法而言,徽州府六县人丁户籍需要重新清查编造,六县田地也同样需要重新清丈清楚。 这就出现了很尴尬的一幕。 本来还要和严绍庭大打出手的变法派官员们,不得不承认,在徽州府这件事情上,可能是要和严绍庭配合行动? 朝廷不知不觉,就陷入到了三方相互争斗的局面之中。 而在肉眼可见的时间里。 大明朝也越来越向着党争的方向一路狂奔,且不带刹车的。 就在朝中大官们纷纷观望尚未下场,小官们只能提前站位的时候。 严绍庭却已经在昌平,名义上被昌平百姓邀请,参与了一场热烈且盛大的春闱会试宴。 而后在殿试之前,他就给诸如徐时行、王锡爵这帮已经在春闱会试上拿到贡士身份的学生们,布置了一条算是家庭作业的任务。 查清徽州府人丁丝绢这笔税课的来龙去脉,为徽州府六县百姓,取得一个公允无可挑剔的重新厘定的税课。 徐时行、王锡爵等人自然是欣喜不已。 他们如今都是贡士的功名出身,只等几日后的殿试,他们就算是入朝为官,或是翰林院的庶吉士,又或是去往朝中各部观政,最次也是能直接去地方上为政一方。 现在先生给他们提前布置了徽州府人丁丝绢的课业。 他们自然是全身心的投入了进去。 加之他们从去年就一直在昌平书院,接受聂豹、王畿、钱德洪三位老先生的题海战术补习,以及大明朝最高端的经学思想教导。 再有昌平现状为证。 在某种程度上而言。 他们已经在趋向于成为严绍庭的狂信徒。 至少这些尚未真正成长起来,还未能在朝堂之上搅风搅雨的年轻人们,现在眼里只有他们的座师严先生! 这一日。 已经是嘉靖四十一年,春闱殿试前夕。 昌平别院里,灯火不歇。 严绍庭打着哈气,从成堆的案牍之中直起身。 聂豹等三位老先生,因为真的是上了年纪,睡眠减少,倒是不曾显露疲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