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要是在太祖朝或是成祖朝。 敢在非休沐的日子出来风流,那定然是死无葬身之地。 可是现在? 国朝都二百年啦! 谁还管这些个祖宗之法。 祖宗之法能有此刻怀中胭脂香? 去踏玛德祖宗之法! 众人见状,尚书之子都如此说了。 他们还说甚。 不过席间有人却是笑着询问道:“只是这等地方,若不是潘兄带着,我等哪里能知道?” 潘允端亦是轻咦一声:“说起来也是巧合,原本这些年我都在松江家中,只是去岁奉父亲之命入京赶考,这地方也是前几日偶然听闻,方才与诸位相约于此。” 说着话。 潘允端再次侧脸。 他的嘴上,也再一次多了些胭脂粉。 其余人对视一眼,亦是风流了起来。 反正。 尚书之子都坐在主位了。 那这席间所费钱钞,自然是尚书之子出。 再者说了。 这座金鱼池旁的宅院里,一次胭脂粉,就得耗费三十两。 席间零零散散七八人,便是二百多两。 他们这些人可不是尚书之子,就算家中稍有钱财,也承担不起这等风雅之事。 另一头。 都察院衙门。 人头攒动。 都察院乃国朝御史聚集之地,每日都要承接两京一十三省上陈的各类情蔽。 所以每日都是忙碌不已的。 “潘允端呢?” “书吏房那边缺人抄录,让他过去。” 忙碌的公廨班房里,有都察院的官员大喊了一声。 周围嘈嘈杂杂,脚步不停,人来人往。 半响无人回应。 那开口喊话的官员抬起了头,眉头微皱。 “潘允端呢?” 周围仍无人应答。 半响之后。 另一名观政都察院的今科进士举起手。 官员当即沉眉看了过去:“人呢?” 那观政都察院的进士,吞吞吐吐小声道:“似是去南城办事了……” 御史官员眉头一皱:“南城办事?谁给的令?和谁报备了?” 而那开口解释的观政都察院的进士,却已经是低下头。 只是低头之后。 却是眼中精光一闪而过。 嗯。 此人和申时行、王锡爵皆为南直隶今科考中的进士。 而到此刻。 其实问题已经清楚了。 御史官员脸色浮现不悦:“派人去找!给找回来!” 嘭! 桌案被御史官员拍响。 周围的官吏们,顿时安静了下来。 “找回来!” 一时间。 众人纷纷出去,遣人去往南城。 京师里。 穿着大红袍的各部堂官们,在西苑商议军国大事。 各部司衙门也各有忙碌之事。 都察院的事情,不过是朝堂一隅。 回到西苑万寿宫中。 在严嵩、高拱、袁炜等人开口发言之后。 短暂的沉默。 徐阶只能是躬身弯腰道:“圣明无过陛下,今日之事,万般过错,皆为臣下。君上垂拱,岂有错乎,君上若错,则臣下罪。” 严讷等人亦是拱手弯腰,低下了头。 该如何处置当下的局面呢? 嘉靖眯着双眼。 心中不免生出一丝盘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