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北京城里仓库众多。 光是太仓就有新旧两处,都是能存粮百万的大仓。 余下的还有广平仓、海运仓、禄米仓、太平仓以及光禄寺仓等。 作为京师所在。 北京城历来就建有诸多仓房,用来存储各类物资,除了兵甲武器,最多的就是粮食储备。 毕竟京师不光要供应顺天府百万人丁日用,还要维系九边军需供应。 红薯的事情聊完之后。 嘉靖便是一声长叹。 “海权之论啊……” 皇帝言语之间。 几人眉头纷纷一抖。 开海的事情。 皇帝再一次提到了这件事。 随着皇帝开口。 在几人后面的其他人,亦是目光看了过来。 朝廷到底要不要开海,要不要放开东南商贾自行出海做生意,还得要看皇帝最后的圣裁。 严绍庭亦是心中谨慎。 自己今天能做的事情已经做的够多了。 为了开海的事情,自己不光是拿红薯来说事,还把不一定能找到的玉米、土豆都拿出来了。 更是让某人傻了眼的,站在了东南商贾一方,要将原本走私的海商给正义化。 自己能做的已经都做了。 朝廷里不太可能会有人,会在明面上反对这件事情。 但凡是公开反对的,那就得要考虑考虑日后如何应对来自东南士绅集团的报复吧。 甚至于。 这件事有人拖后腿,都有可能会被嫉恨上。 开海多好的事情啊。又不是和以前一样,开海只允许朝廷出海赚钱。 现在是大家都能赚钱的事情。 朝廷赚了财税,士绅商贾们赚了银子。 就连那些百姓,都能因为多产出而多得银子。 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 你要反对? 那伱就是不合群! 众人又是一阵眼神搜寻。 想要看看,这现场有没有哪个人是不合群不开眼的。 幸运的是。 今天在场,至少到现在都没人敢明面上反对开海的事情。 而嘉靖的目光亦是看向了严绍庭。 “开海一事,你还有何意见?朝廷若要开海,当如何操办?” 对此,严绍庭其实早有准备。 他当即开口道:“回禀皇上,我朝若定开海之策,当复开泉州、宁波、松江、广州、温州、杭州、海盐七处市舶司,并派遣已在苏松两府组建的税兵分赴各司,专司征缴抽分海商贸易税课,为朝廷筹措财税。” 市舶司制度由来已久。 从前唐开元年间,就在广州设有市舶司。 只不过一直以来,中原王朝设立的市舶司,都算是公对公的机构,不允许民间百姓出海通商。 而朝廷则通过市舶司与外商做事商品售出的营生,也通过市舶司购买外商带来的商品。 而这些商品,也历来少有流入民间,多是朝廷和权贵阶层使用。 所以贸易量其实一直都不算太大。 这些年朝廷在沿海的市舶司,也是屡有开办和停办。 现在既然老道长已经被说动,有意开海。 那这些市舶司自然要全都重新启用。 但为了保证税赋能够正常征缴,收归朝廷,严绍庭也格外提了已经由徐文璧带着人在苏松两府筹办起来的税兵,接管大明沿海七大市舶司的税课征缴任务。 高燿则是当即眉头一挑,开口道:“市舶司乃专事海外往来营生,所征财税亦是为了朝廷开源增添税银。往后不光有朝廷官办的买卖,更多的还是民间的买卖,朝廷当下还是得要定下各类税课税额。户部也该派人分赴各市舶司,操办往来营生之事。” 苏松两府士兵的事情,高燿很清楚。 让这帮当兵的去收税,他并没有意见。 手上拿着刀的人去收税,总比他们户部的人去收税要来的容易。 但户部必须要掌握七处市舶司的账目。 不然到时候那帮税兵分明收了一百万两银子,转头就给户部说一句只收了五十万两银子怎么办? 嘉靖目光转动,点头道:“便照此督办,内阁行文,户部浙江清吏司主办泉州等七处市舶司开海贸易之事。” 说完之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