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自己没有受到半点来自朝廷的问责。 而新安卫指挥使,听说也只是罚了半年的俸禄。 反倒是刚刚上任徽州府的知府黄凝道,在自己接到朝廷催促奉旨遵令入京,路过南京城的时候,听闻似乎是要被动一动了。 至于黄知府以后还是不是知府,亦或者还是不是大明朝的官员。 海瑞不得而知。 但徐阶在自己强抢新安卫兵印这件事情上,为自己说话…… 他希望自己能在这一次入京之后,于苏松两府的事情,对松江府华亭徐家网开一面? 海瑞心中不禁冷哼了一声。 他徐阁老当自己海刚峰是什么人? 公道是公道。 私情是私情。 自己绝不会因为私情,而徇私于公道。 不过自己终究是来到了期待已久的京师。 这座大明朝的权力中心。 也能真正亲眼看一看,这座城里的那些所谓的衮衮诸公们,到底可否知晓当今天下是个什么样子。 终于。 海瑞睁开了双眼。 王超和马悍两人顿时肩头一颤,赶忙出声道:“海老爷?” 海瑞看向两人。 长久的相处,他对这两个世故却又有些淳朴的护卫,也多了几分感情。 海瑞笑着说道:“依旧未曾入城?” 两人点点头。 王超更是再一次掀开了车帘。 外面。 依旧是一片旷野,道路两侧皆是庄稼地。 马悍则是说道:“按照路程来说,该是入了城才对。但眼下瞧着,似乎是在向着西北方向过去。” 海瑞目光一动,面露笑容。 他已经知道目的地是哪里了。 马悍疑惑道:“海老爷知道我们要去哪里了?” 海瑞点点头,只是片刻思量后,他便开口说道:“等下到了地方,还要劳烦你二人和过去一样。” 他话尚未说完。王超就重重点头道:“海老爷放心,一看田地,二看百姓,三看米缸,一问老幼,二问学子,三问外乡。” 三看三问。 是海瑞带着王超、马悍离开苏州府督粮道署之后,一直在做的事情。 他们走了一路,也就看了一路问了一路。 海瑞面露笑容。 如果有可能的话,等这一次在京中见了张居正,即便是赔出去一个人情,若是有机会也要让两人继续留在自己身边。 只是自己到底家贫,无有余粮,更别说余钱了。 若是要养着这两个人,得是一笔不小的销。 胡乱的想着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海瑞忽的开口道:“找一找这里可有笔墨,我要写道奏疏。” 王超和马悍两人对视一眼,眼里带着一丝紧张。 他们家海老爷只要是说写奏疏,那必然都是天大的事情。 哪怕就是一桩小事,都能在朝廷里掀起千层浪! 也不知道今天海老爷又要用他手中的笔,用他写好的奏疏,去搅动出怎样的风浪了。 但两人还是很快就在马车里找出了笔墨纸砚。 海瑞也不多言,由着两人研墨,自己便开始秉笔书写了起来。 而在昌平。 整个昌平最高点的夹山山顶。 去年这里建了一座凉亭,可以遍览整个昌平风景。 如今也成了各方游人最是热衷的地方。 只是今天。 山顶凉亭却是谢了客。 亭子里,只有严绍庭和徐渭两人并肩站立,眺望向东南方向。 此时盛夏已过。 又是一年即将走到头的时节。 昌平这边的庄稼地里,不少地块都已经是空荡荡的,等着过一段时日种下冬小麦。 还有另外一些,则是等着秋日到来才会有庄稼收成。 各处工厂的产能却在逐渐的释放出来,为昌平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收入,同时也为顺天府和京师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货物和商品。 而书院里的读书声,也早就被山下集市和美食街的喧闹覆盖。 不过大概是尊师重道的缘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