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徐渭顿时眉头一凝。 他正要开口。 严绍庭却是先行说道:“或许他真的会将这件事情提出来,那他这一次……” “剑指徐阶!” 徐渭心中一惊,当即说道:“海瑞这一次是要弹劾当朝内阁次辅!” 终于是悟出来海瑞这一次目的所在的徐渭,满脸诧异。 他不解道:“可是……” 严绍庭笑了笑:“可是上一回海瑞在徽州府强抢新安卫兵印之事,还是徐阶在朝中为他说话,将此事压下来的。” 徐渭点了点头。 按理说,海瑞就算是再如何秉公执法,也不能这么干。 不过想了想。 徐渭便觉得,或许正是因为他是海瑞,所以才会这么干。 严绍庭笑着说道:“在海瑞看来,公是公,私是私,公私两清,才是他的为官之道。” 徐渭赶忙询问:“如果当真如此,那这一次我们要趁机,将事情弄大,将您早就准备好的那些事情,都一并挑出来?” 他的意思,是这一次海瑞若当真是要弹劾徐阶,那么他们就可以顺势对徐阶发起弹劾,借着海瑞一举将其弄倒。 严绍庭目光闪烁。 他的视线里,远处那辆挂着油灯的马车,早已消失在了视线里,融入到这已经变得漆黑的夜色之中。 半响之后。 他才摇头开口:“不是个好时机。” 只是几个字。 却是拒绝了徐渭的提议。 徐渭眉头始终加紧,不算的思考着这件事情。 最后他也只能是深深一叹。 严绍庭则是转头看向了徐渭。 他面带笑容:“徐先生想明白了?” 徐渭脸上带着几分失望,无奈点头。 “因为陛下……” 严绍庭点点头:“是啊,因为咱们的这位好陛下,所以时机未到。” 他不是没有尝试过直接在圣前和徐阶争斗,并要借机弄倒徐阶。 只是几次尝试。老道长始终都是举棋不定。 那个时候严绍庭就明白了,皇帝不会关心他的内阁大臣们到底是不是有不法,他唯一关心的就是朝廷的格局是否平衡。 没有不得不将徐阶弄倒的理由,老道长便不会草率的舍弃徐阶。 所以这一次嘉靖开海。 严绍庭没有用最正确,最应该做的做法去提议。 而是要拉上那一帮在海外走私这件事情上有参与的东南商贾以及他们背后的朝中官员,才将开海这件事情促成。 如果按照他的设想。 朝廷开海,确实需要民间的参与。 但绝不会是这帮人出海都不需要缴纳税课。 毕竟通关两税,一项出口,一项进口。 两税合并在一起,才是完成的关税。 徐渭目光幽幽。 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许久之后。 伴随着一声轻叹,却又有一道笑声发出。 严绍庭看了过去。 只见徐渭面带笑容。 他迎着严绍庭的目光,开口道:“世子如今已经一岁多,再过三五年也就能开始启蒙认字,过上七八年就能出阁学习了,到时候……” 到时候严绍庭就是朱翊钧第一个先生! 严绍庭却是面露好奇,故作不知道:“哦?为何徐先生不提裕王?” “裕王?” 徐渭嘀咕了一声,而后笑着看向严绍庭。 “宾客何时觉得裕王会是明君了?” 他面露笑容。 严绍庭也笑了。 而两人都没有觉得,自己站在这藏书楼顶,议论大明朝的皇帝,大明朝未来的皇帝,是有什么不合理不妥当的地方。 一夜无语。 翌日。 北京城里也终于是有消息传来。 海瑞上奏。 海瑞这两个字,如今在朝中便是一个风向标。 自从他当初那几道奏疏送入京中,现如今的他在京中科道言官里,已经算是楷模和表率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