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然后这些衙役就能拿着这白头牌票下到乡里,专去那些不懂律令刑名的百姓讹诈勒索,往往在下面转一圈就能有十几二十两的银子到手。 民间也因此有言:一张票,乃一快手几年生活也。 正是说这些衙役在衙门里上下勾结,弄到一张白头牌票就能一次剥削敲诈到能潇洒好几年的银子。 而也正因如此。 最近顺义县不光是百姓们为了去开挖运河或是不去挖运河,让这帮胥吏大赚特赚。 而那些有眼界的人。 也是各方走动,就为了能进到衙门里做那三班衙役。 所为的就是能借此时局,多捞银子。 这时。 吏房的张麒也从袖中取出了几张纸。 每张纸上都记着一个人名。 在吴壮和孙兆东两人注视下。 张麒笑着说道:“这几人都托人使了银子,要进咱们衙门做事。你们看看,可有相熟的,若是相熟且认识,能信得过这银子就收下,弄进衙门里来,有银子一同赚。” 吴壮和孙兆东两人也不见外,取了那叠记着名字的纸便一一看了过去。 吴壮低着头,眼里瞧着名字,嘴里则是问道:“都愿出多少银子?” 张麒笑着道:“最高的几个愿出十两银,最低的也都是出了五两银子。” 吴壮便将面前记着名字的纸,推回到张麒买年前。 “出十两和出五两的不要,余下的都弄进来便是。” 张麒微微一笑:“我也正是这个想法。” 孙兆东侧目看了过来:“那就这么办?” 张麒点点头:“就这么办。” 吴壮却是轻咳了一声。 “当下风口浪尖的,衙门里进人的事情,这一次给王主簿和王典史,分七成,咱们三人分余下的三成。” 这就是风险共担,大头在上的意思。 另外两人也不多想,都是做了多年的手段,当即便点头应下。 但工房的孙兆东,却是有些迟疑,小声道:“二老爷是今年才来的,倒不用担心。但大老爷可是去年初就来了的,最近行事还是要小心些好,莫不然给告到上面去,咱们一个个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告到上面?” 吏房的张麒冷笑了一声:“也不瞧瞧他这个大老爷现在都在干什么。” 这话一出。 吴壮顿时笑了起来。 看着孙兆东投来的眼神里满是疑惑。吴壮笑着说道:“从去年开始,咱们这位大老爷就整日都在城东头赵小娘子屋里头厮混,哪有功夫管这些?” “他敢管吗!” 张麒冷喝一声,眼里带着杀气。 吴壮和孙兆东两人顿时目光一缩,屋中安静了下来。 张麒收敛了一下神色,笑着抱拳道:“咱们顺义县,还得看两位大爷的意思办事!” 他们嘴里的大老爷,其实就是顺义县的知县。 二老爷则是县丞。 至于说张麒最后说的两位大爷,就是皆出身顺义本县的同为王姓本家的主簿王强、典史王正飞。 一县吏治。 便是如此运转。 这些不入流的胥吏衙役们,维系着一县的并不公平却存在千年的运转模式,不论朝廷如何,他们皆能如鱼得水的混得风生水起。 而在朝堂之上。 却能因为一句话,一件事,而掀起惊涛骇浪,牵连到无数人。 内阁次辅徐阁老的奏疏。 终于是在朝廷里传开。 徐阶谏言文渊阁应当再进一人的事情,已经成了当下朝廷里最关注的事情。 按照徐阶所说,当下朝廷正在同时操办好几件大事,事情繁杂而又牵连众多,可当下朝廷却是因此显露出行政混乱的现象。 所以。 内阁理当再进一人,好让朝廷的局面能够稳定下来。 毕竟原本皇帝在年前传召张居正回京,也是为了让他能回内阁担起朝廷当下的诸多事情。 但谁知道当初张居正人还没有回京,变法革新的奏疏就进了北京城。 然后就是现在众所周知的结果。 张居正从内阁被开革出去,只留了一个东阁大学士的头衔,降任顺天知府。 内阁少了一个人,那再进一个人,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至少官面上,徐阶的谏言是为国为民,尽显内阁辅臣的职责所在。 但是私底下。 一个新的内阁辅臣的产生,必将会让朝廷格局产生一次新的重大变化。 人人都在猜测,这个新的内阁辅臣究竟会是谁人。 而皇帝召集内阁及六部五寺三法司官员入宫廷议的旨意,也在这时候传出。 早早的。 万寿宫中就亮起了灯火。 嘉靖显得神清气爽,在吕芳、黄锦的伺候下穿上道袍。 道袍是新做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