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而对高拱来说,心里却是另一番计量。 如他刚刚举荐严世蕃时所说的。 他今天之所以会推举严世蕃,只因为那一大段话里的心系国本社稷。 严世蕃心系什么国本社稷? 自然是当初旗帜鲜明的奏请册立裕王为太子的事情了。 而他高拱呢? 可是裕王侍读啊! 他不能说的话,被严世蕃说了,虽然有些不合时宜,但严世蕃到底还是在国本这件事情上旗帜鲜明的站队裕王府。 那就可以在这件事情上算作是自己人了。 让严世蕃升任刑部,日后对裕王府的事情上,也能有个帮手。 嘉靖心里自然也记着这件事情。 当初严世蕃第一个站出来奏请册立裕王为太子。 今日高拱将这件事拿出来说。 嘉靖当即笑着点头:“严世蕃近来当差做事,确实勤勉,刑部也如高阁老所言,不可久无堂官。” 两句话分开说倒是没什么。 但现在放在一起说,那就是皇帝认同了高拱的提议。 但是不等嘉靖将最后那句升任严世蕃为刑部尚书的话说出口。 严嵩便立马站了起来。 老严头拱手抱拳,沉声道:“陛下,工部左侍郎为官以来,秉性浮躁,虽近来有所磨练,却不可为一部尚书,尚有欠缺,老臣以为不可使之任用于刑部!” 对于首辅的反对。 众人倒是没有觉得意外。 毕竟老首辅如今看着,是真的有了退位让贤的心思。 压着儿子,或许也是为了等他真的退下来,才可能松开那层捆绑。 见严嵩这么说,嘉靖还想反对。 毕竟在他看来,就算严世蕃如何,但对自己儿子册立为太子一事,却算得上是忠心耿耿了。 朝堂用人。 自己取的不就是一个忠字。 不过想了想。 嘉靖已经到了嘴边的胜任严世蕃为刑部尚书的话,却是改了口:“高阁老所言有理,首辅所说的话也有理。所谓知子莫若父,首辅有此言,想来严世蕃还需磨练方可担当重任。 不过……” 说到这里。 嘉靖微微一笑。 “严世蕃在朝多年,前番自己也力辞刑部尚书一职,如今高阁老举荐,可见其所作所为也有公论。” 说着话。 嘉靖目光满是笑容的看向严嵩:“敕令,工部左侍郎严世蕃,转任刑部左侍郎,主办刑部差事。” 从工部左侍郎转任刑部左侍郎。 这就不算升官。 只是转任。 但在刑部没有尚书的情况下,严世蕃却已经是刑部衙门第一人了。 严嵩深深一叹。 却也知晓,事不可为。 只能是拱手低头。 “老臣谢恩。” 虽然他常言朝堂之上无父子,可严世蕃转任刑部,到底还是皇恩。 而这皇恩也是对着严家来的。 他谢恩,理所当然。 嘉靖则是笑着挥了挥手。 “朕还是那句话,诸卿和朝堂大小官员当差做事,只需勤勉尽心,朕自当看在眼里,赏罚分明。” 众人纷纷拱手抱拳。 “陛下圣明无双,国朝盛世可期!” 一番君臣互相吹捧。 今天这场万寿宫廷议,方才算是真正了结。 而在这西苑皇城之外。 顺天府衙。 知府公廨内,却是传来一声低沉的惊呼。 “糟了!” 看着面前刚刚送来的一道诉状。 张居正满脸阴沉,眉头夹紧。 诉状是顺义县呈上来的。 说的事情也很小。 只是因为这一次开挖运河之事,顺义县有百姓不满官府征辟,状告顺义县衙书吏贪墨舞弊。 这等案子往日里,其实根本上升不到知府衙门。 但现在偏偏就送来了。 这就说明顺义县知县等人,已经无法处理这件事情。 而这一桩小小的只是涉及顺义县胥吏贪墨舞弊一事,却让张居正看到了一丝危险。 张居正面色凝重。 这件事若是处理不好,恐怕就会有一场大乱等着自己了。 他心思愈发沉重。 危! ………… 月票月票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