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徐渭自然知道他问的是什么。 他点点头道:“目前还没什么问题,京师这边和南边都是讨论经学文章的。昌平报这边也遵照宾客叮嘱,暂时不曾涉及朝政时局。” 严绍庭看了一眼墨渍满地的刊印院。 他看了徐渭一眼。 徐渭当即会意,两人走出刊印院。 寻了书院里一处无人的茶室,严绍庭、徐渭两人入内。 严绍庭开口道:“昌平报尽快从书院搬出去,总和书院放在一起,难免影响前面学生们的课业。” 徐渭笑着点头,回道:“已经在建了,放在工厂区那边,书院这边往后只负责接收审校文章。想来,再有两月就能建成,到时候刊印院里的人和东西就全都搬过去。” 见徐渭已经安排好这件事,严绍庭也算是少了一份担忧。 他转口,开门见山道:“这一次的报纸,延后一天发行,先加印一版合并到一起。” 徐渭眼前一亮。 “宾客也有文章要刊印登报?” 昌平报发行至今,招揽名气和热度的一直都是聂豹、王畿、钱德洪三位老夫子的文章。 当然期间也有严嵩,在某一次和三位老夫子牌局输了后,不得不被要求写了一篇文章。 而随着首辅投稿。 这才开启了朝中在职官员向昌平报投稿的风潮。 哪怕是在朝为官的人,也是希望自己写的讨论经学的文章能刊登在昌平报上,得到天下士林的阅读和欣赏。 当下人人都看得出来,昌平报是个能传扬名气的好东西。 只不过。 被心学大宗师三位弟子认可的严绍庭,却从来就没有一篇文章刊登在昌平报上。 这倒是让不少人倍感可惜。 如今徐渭见严绍庭说要加印一版,还以为是严绍庭要发文章了呢。 只是严绍庭却摇了摇头。 在徐渭的注视下。 严绍庭开口道:“用昌仲平的假名,还请徐先生执笔,写一篇讨论内阁次辅徐阁老前番训斥朝堂各部司的文章。” 徐渭顿时眉头一挑。 宾客不是自己要发文章,而是要自己代笔写有关徐阶之前在朝廷各部司衙门的文章。 用的还是假名。 昌仲平。 现在就是昌平书院重要评论的谐音。 徐渭当即小声道:“切题点是……” 这是在问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而更让徐渭意外的是。 原本严宾客定下的是昌平报暂不讨论朝堂时局,但现在这明显是要对朝堂事件进行评价了。 问完了切题后。 徐渭又更加小声道:“文章写出来后,要不要请山长过目?” 山长自然是那位姓朱的。 也就是裕王。 毕竟裕王是现在的昌平书院山长,而昌平报其实也是在书院辖下的。 而这也是为何昌平报能让天下士林人人都想投稿文章的原因所在。 要是一不小心,自己的文章入了朱山长的眼呢? 说不得就是一飞冲天的机会! 严绍庭点点头:“以国朝胥吏衙役入题,夸赞徐阁老这次行动言行功在国朝社稷!文章出来后,我就不看了,直接呈阅山长后刊印发行。” 说完后。 严绍庭双眼眯起。 既然是要将事情闹大,那就要往大了闹。 要让天下人都看到。 在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昌平报真正的影响力之前,没有人能知道自己现在的权势究竟已经到了什么地步。 但只要这篇文章发出去后。 那些人恐怕才会清楚,自己的权势究竟又能辐射到哪些地方。 而徐渭明显也想到了这一点。 他当即心领神会道:“宾客是要对国朝胥吏衙役动手了?” 严绍庭却是立马含笑摇头。 “非是我,而是昌仲平。” “也非是我要对国朝胥吏衙役动手。” “而是天下久受胥吏衙役胁迫之人会闻声响应……” “共伐之!” 徐渭心中一颤。 他现在已经开始担心昌平报随着这篇文章发出去后,还能不能继续办下去了。 但他却又多了几分期待。 当徐阁老背下这口锅之后。 不对! 是徐阁老深明大义! 届时,又会有何感想? ………… 月票月票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