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现在高拱所言,自己竟然是无力反驳。 难道自己还能说当初自己那样做,纯粹就是为了让严讷入阁,再让李春芳升任礼部? 那自己当初做的事情,就不是自己公忠体国,为国操劳了,而是为了一己私利。 虽然事实就是如此。 但名义上,却不是这样啊。 自己如今。 当真就是一根筋变两头堵了。 说是不行。 说不是,更不行! 两难之境啊…… 徐阶心中不免长叹一声。 在停顿了片刻,不见高拱再出声后。 徐阶这才缓缓开口道:“朝廷整饬吏治,本就涵盖命官及胥吏,不过是侧重不同。一旦命官整顿完毕,则可竖立官威,由朝廷所派流官自行整顿治下胥吏。 若这些人无法做成此事,足见其人能力不堪重用,则可开革或降任换以能干之人上位。” 随着徐阶开口,高拱不禁低声哼哼了两下。 依着徐阶的意思。 那就是这件事还是自己的责任,自己若是能督办整饬吏治,将天下官员整顿好了,那么以后的官员们就能自己去解决治下胥吏衙役的问题。 他徐阶虽然是在说,若是这些官员能力不行就开革或降用。 但何尝不是在挖苦自己督办整饬吏治,干的不够仔细,所以才会让地方官府胥吏衙役竟然能干出欺辱朝廷命官的事情来。 徐阶却不以为然。 上一次万寿宫廷议,若不是高拱搅局,现在就是严讷坐在这间内阁班房,而李春芳则是从吏部左侍郎升任礼部尚书。 等往后严嵩真正退下去。 那首当其冲,内阁再进新阁员,必然也是以礼部为先。 到时候严讷、李春芳两人皆在内阁。 自己在内阁就能成一家之言。 可这一切都被高拱给坏了事。 现在自己不过是当面挖苦一下他而已,还不够还账的! 高拱自然不甘示弱。 自己好不容易从今年才开始督办整饬吏治的事情,你徐阶不看现实,就要将地方官府胥吏衙役之害的锅扣在我老高身上? 高拱当即闷声道:“国朝二百年,地方吏治若当真能由朝廷所派命官解决,何来今日这篇文章,又何来徐阁老前番在朝廷各部司衙门大发雷霆?” 这话同样是明晃晃的冲着徐阶回怼了过去。 徐阶今天本就憋了一肚子的火。 刚好开口反驳。 但那头。一直沉默不语的严嵩,却是用手指关节轻轻的敲了敲桌案。 桌案砰砰作响。 众人立即转头看向首辅。 他们这才反应过来,严嵩到现在也没对这件事发表意见。 在四人注视下。 严嵩面露笑容,扬了扬手中的昌平报,然后当众随意的丢在了桌案上。 “不过是一个不知哪里蹦出来的人,写的一篇文章,说的也不过是前番徐阁老审查京中各部司衙门的事情。” 高拱眉头一凝。 首辅这话的含义有些不对劲啊! 严嵩则继续道:“朝廷也未曾禁了天下人议论朝政的资格。整饬吏治当下既行,还是要继续办下去,至于说地方官府衙门里的那帮胥吏衙役,且看看天下人接下来如何说?” 袁炜目光一闪。 严首辅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呀。 他们刚刚吵了半天,算是白吵了。 首辅都说了,不过是个不知哪里来的人写的一篇文章而已,对朝廷能有几分影响? 还不如先看看后续风声如何再议此事。 袁炜当即拱手,笑着说:“首揆老成谋国,实乃我等应效仿之。” 严嵩摆了摆手,端起终于是送来的绿豆汤,一勺一勺的往嘴里送。 而他的话却在几人心里被琢磨了起来。 李春芳反应最快。 当即笑着拱手道:“阁老所言,下官今日起便盯着外面的风声,瞧一瞧接下来这风向到底会去向何处。” 见两方都认同了自己的话。 严嵩笑着点点头,而后侧目扫向高拱:“只是国朝也有成例,太祖圣训,生员不可议论国事,这一点去岁太子宾客也在朝中重申,皇上亦是未曾更改。” 这是在点高拱。 他如今还担着国子监祭酒的差事,相当于是管着大明朝所有学子的职位。 高拱会意,当即嗯声点头:“下官知晓,回头便与国子监那边叮嘱此事。” 严嵩欣然一笑。 而后他扫目看向在场四人。 如今的内阁格局,其实才是自己最希望看到的。 至于徐阶拉着严讷或者李春芳入阁。 又何妨? 自己就算是整日里打盹,依旧还是大明朝的首辅! 依旧是皇上最信任的大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