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地方上和朝中官员,都已经开始以总督称呼徐文璧。 其实。 严绍庭自然是清楚这件事情。 毕竟,征税的事情虽然是徐文璧在办,但各处市舶司的税课账目,却是掌握在自己手上。 收多少税,什么时候税,找谁收,可都是自己定规矩的。 随着徐渭开口说话后。 严绍庭这才开口道:“既然如此,届时大司马上疏奏请廷议时,我自当会为此出声。” 得到了严绍庭准确的答复。 胡宗宪当即面露笑容:“如此,今日回城我便准备此事,待今年朝廷封衙前朝中会议,便提出此事。” 严绍庭点点头。 “大司马放心,彼时户部这边也是要将今岁开海后的各项账目,呈奏皇上和朝廷知晓。” 这就是要拿具体数据,为胡宗宪提供理论支持的意思。 胡宗宪面上笑容更盛。 两人又是一阵讨论。 除了要继续让军需这边为东南平倭一事提供军械之外,就是水师那边继续加快建造新船的事情。 等中午胡宗宪留在书院用过饭后,才心满意足的离开,返回京师。 严绍庭自然也为这件事情,开始忙活了起来。 临近年关,虽说朝廷的各项事情,都会渐渐停下来,但朝廷在嘉靖四十一年的总结却需要操办起来了。 这一年大明朝的各项业绩,也需要让皇帝和朝廷掌握情况。 而在朝中开始为了年终会议开始忙碌,民间百姓们准备着年关过节东西的时候。 顺天府怀柔县。 这个距离京师不过百里,坐落在昌平东边的小县,亦是处于年关的气氛之中。 但在怀柔县和昌平交界处的大杨山南麓,有一南麓禅院,在这年关之际,却是嘈杂不已。 禅院外。 这几日人群密集。 这些人都是来自附近东官庄的。 而这东官庄说是庄子,但其中人丁却有不下四千人,近千户。 庄子里有南北长街,街东属怀柔县,街西属于昌平。 这也是昌平唯一没有投入治理的地区。 盖是因为,此地如其名,庄子上皆为一姓人家,历史可以追溯至前唐、前宋。 庄子上的人都姓杨。 在前唐便出了好些进士,世代为官,在前宋更是出过一位宰辅人物。 正是因此。 这东官庄才会在大明,被一分为二。 其目的自不必说。 就是为了能削弱其影响力。 然而最近。 东官庄的百姓却都围在了这南麓禅院外。 今日一如既往的,庄子上的百姓们早早的就围在了禅院周围。 一名身穿皂服的男子,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禅门下,护寺僧人手持长棍,面色紧张。 而那东官庄的杨家男子,却是面不改色,甚至在看向僧门下的人后,脸上淡淡一笑。 旋即。 男子重重跪在地上。 “不肖子孙愧对列祖列宗!” “究竟是谁人,竟然挖了我家祖坟!” “杨某不才,定要为列祖列宗讨回公道!” ………… 月票月票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