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严绍庭的说法,那可是街边孩童都见识过的。 不过。 似乎是想到了老道长的顾虑,在老道长尚未开口前。 严绍庭便已经抢先说道:“当然使臣安危最是重要,微臣谏言可从五军都督府及军中选拔识文断字的有学之辈,再辅以征辟待官生出海坐镇一国,为我朝盛世效力。” 指望朝中那帮现有的官员们能作为使臣出国常驻一地? 那可是要了那帮人的命。 在这些人看来,谁成了要出国的使臣,那就是被皇帝发配流放的事实。 不! 比之发配流放还不如! 因为发配流放还可以在大明境内。 出国当使臣? 连大明在哪个方向都不知道! 但启用五军都督府和军中的人就不一样了。 这帮人说到底还是一个军令如山的性子,更何况军伍中人出镇海外使臣,也能更好的维系大明的利益。 毕竟,军伍中人就算是识文断字的有学之辈,那也多少都是个暴脾气。 更何况。 严绍庭想了想,若是自己没记错的话,某一个时期其实也是大量的以军中人充当使臣的。 嘉靖还在思量着这件事情的轻重缓急和利弊。 吕芳瞅了两眼,便惊叹着开口道:“主子爷,这可是个好法子啊。若是让咱们大明军中之人出镇诸国,最是能护着咱们大明出海通商的百姓了,咱们大明在外面的腰杆子也定是硬邦邦的!” 这话虽然看着是夸明军。 但其实也是在告诉嘉靖,朝廷里的文官出国常驻一地是个不可能的事情。 只是嘉靖却没有立马开口,而是罕见的面露郑重,沉吟着思量当下这个问题。 严绍庭也不急切,反倒是好整以暇的扭头看向旁边还跪在地上的张居正。 原本在自己的计划里,这件事情还需要往后放。因为还是那句老话。 攘外必先安内。 朝廷当下还有各种问题存在,远没有达到能上下一气做这件事情的时候。 但既然张居正愿意冒头,那这个担子不妨按在他肩上。 至于功劳? 只要这个法子是自己提出来的,而自己又是最懂这件事情究竟该如何操办的人,那么功劳就不会少了自己一份。 而张居正也看到了严绍庭正在盯着自己。 他的眼里露出了一抹感激。 因为若是自己猜的没错,这件事严绍庭必然会举荐给自己。 而他也从这件事情里看到了另一个机会。 一旦这件事日后产生的利益足够大,一旦那些出海担当使臣的人到任回朝,必然是要受到重用的。 而这些人培养起来,远比自己当下在朝中所有人眼皮子底下一点点的培养变法派,来的更加容易。 用海外的利益来倒逼朝廷变法革新。 瞬间。 张居正就明白了严绍庭的真正图谋。 即便严绍庭没有想到这一层,但自己却看到了这个可能。 只不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嘉靖却是缓缓开口:“兹事体大,一旦朕今日允了你所谏此法,则朝廷必然要随之更张,用以何人于此事,朝廷各部司如何权衡,朕……” 嘉靖不是傻子。 同样看出了这件事其中所能带来的利益和利弊。 可以说,自己一旦点头同意。 那么朝廷里就会出现一股新的力量。 凡是被委任到这件事情上的官员,必然会牢牢的把控着这件事带来的利益和权力,到时候朝廷里就会多出诸多争斗。 就在老道长犹豫迟疑的时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