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蒙古人的动作不可谓不快。 在明军眼皮子底下失去踪迹之后,便突然出现在了京畿之地。 而当严绍庭在治安司里下达了迎敌的命令时,其实昌平也早就动了起来。 迎着燕山方向。 如同从上空俯瞰昌平,整个大地上会有一条条的黑龙正在向着西北侧聚拢。 那是昌平民壮队和预备队的汉子们。 民壮队的自然是装备最好,但预备队的昌平汉子们身上亦是全副甲手中长刀长枪样样不缺。 得益于昌平发展起来的原始工业基础。 昌平各处工厂里,存放着诸多朝廷军需差事上的订单存货。 敌人来的太快。 但接到消息后,治安司衙门前校场上便响起了悠长而洪亮的号角声。 那是治安司成立之初就定下的讯号。 所有的百姓,在各自乡长、都长、里长、甲首的带领下,开始向着京师一侧撤离。 撤离的人群以老幼妇孺为主。 而余下的男人们,即便不是民壮队以及预备队的,也依旧手拿着预备队淘汰下来的短刀,守护在各村镇口子前。 校场上。 肖俊鹏从衙门里冲了出来,开始不断大声的呼喊着。 “所有人都动起来。” “老幼妇孺有序撤离,警惕踩踏!” “让山顶上燃起狼烟,传讯京师,做好防备。” “治安司所有人,随我去前线,组织人手搬运弓弩。” 号角声不曾停歇,肖俊鹏一次次的大喊着,然后便组织人手架着马车将囤积在治安司的军械运往前线。 严绍庭和徐渭两人在接到消息之后。 便立马冲出治安司衙门,驾马往蒙古人来的方向赶过去。 沿途。 虽然百姓们脸色惊慌,但撤离的队伍却始终有序。 出了昌平,严绍庭看向四周的平原。 他赶忙扭头对徐渭喊道:“去山上,炮阵那边在接敌前必须要完成至少三轮火力压制,随后便要覆盖敌军后阵。” 徐渭这时候也没有多说。 当蒙古人真的来了之后,严绍庭这位治安司的主官就是唯一的主将。 令从一处出,这是惯例。 徐渭点点头,便勒住战马调转方向,让书院后的夹山上奔袭而去。 严绍庭则是带着陆绎,继续马不停蹄的往前赶路。 而在书院。 敌军来犯的消息也已经传了过来。 一整日都在忙碌着,带着书院的学生在人前露面,以图稳定人心的朱载坖刚刚回来,才坐下端起茶杯,听到消息便是立马丢掉茶杯站了起来。 黄锦伺候在一旁,脸色紧张。 朱载坖却是看向了他:“传令,本王要亲临阵前,为我部助阵!” 黄锦被吓了一跳。 这和之前说的可不一样。 但朱载坖却已经是冲出了书院。 随着黄锦从京中过来的厂卫、京军两百骑兵,立马挺起腰身。 他们也已经听到了前方传来的消息。 见着裕王爷走了出来,人人脸色庄严。 朱载坖没有太多迟疑,立即开口:“本王乃是皇上之子,昌平乃我大明治下,此次蒙古贼子来犯,本王欲与贼子死战,诸位可愿随之?” 朱载坖高声呼喊着。 言毕,目光郑重的扫向在场每一个人。 没有人回答他。 但是。 在场这近两百名厂卫、京军官兵,却是纷纷翻身上马。 噌噌噌。 一道道的亮刀声响起。 等黄锦从书院里跟出来的时候,已经看到书院外的官兵们全都坐在了马背上,目光直直的盯着站在书院门口的裕王朱载坖。 “愿随王爷死战到底!” “死战到底!” 黄锦一下子就跌坐在了台阶上。 天爷爷的。 他抬头望着眼前背对着自己的裕王朱载坖的背影,眼中满是惊惧。 而朱载坖却是回头看了一眼黄锦,面露笑容:“黄公公放心,此时军心振奋,区区贼子何惧?” 说完。 他亦是爬上拴在书院前的一匹马背上。 在黄锦紧张注视下,朱载坖竟然是一马当先,领着那些厂卫、京军官兵们直奔前方战场方向。 后方。 书院里的学生们乌泱泱一群冲了出来。 看着朱载坖带人离去的方向。 学生们个个脸色涨红。 “我等也要同山长共在!” “誓与山长同在!” 领头的几名学生高呼了一声,便带动着在场所有的学生,也往镇外跑去。 黄锦彻底碎了。 裕王爷发疯,这帮学生也发疯。 要知道,这些学生里可是有不少父辈是在朝为官的,当初就是奔着朱载坖这位裕王出任书院山长,或是聂豹三位老夫子的名声,才送来了昌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