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无外乎就是外伤,或是钝器轰击的骨伤、内伤。 这些都是可以在第一时间经过医治,而确保不会因为拖延发展成重伤的伤病。 嘉靖眉头一挑。 这倒是个新颖的说法。 而袁炜更是拍着手道:“这可真是另辟蹊径了!术业有专攻,看来严宾客是准备将医道也细分一番。” 有了袁炜这么个捧哏。 严绍庭自然是轻松无比,立马笑着开口:“袁阁老明鉴!一眼便看穿了下官所思所想!下官当初和李先生商议,便是有此打算。虽然医道为天下一术,但其中却也内涵无穷乾坤。小儿之病,妇人之病,老人之病,体外之病,体内之病,各不相同,虽然天下医者也有专攻,却仍不明确,若能细分自当可以在某一类病症上耗费更短的时间精通。” 这个时候的医道,并不是没有具体区分的。 但终究没有进行专门的细分。 学医之人,依旧是要从最基础的,将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学一遍才行。 所以往往那些名医,基本都是一把胡子或者年长者。 这就导致培养起来周期漫长,而且限制了培养人数。 严绍庭可是清楚的记得,很多年后盛行一时的赤脚医生的事情。 除了因为时代局限。 也是为了保证更多的百姓能得到及时的医疗治疗。 而要大规模的培养医师,就得要具体细分,缩短培养时间。 嘉靖很快也品出了其中的区别。 他当即笑着道:“所以,你便在书院专门培养这些能医治外伤的学生对吧。” 因为治疗外伤可以说是最简单的了。 严绍庭颔首点头:“陛下圣明,微臣这点小心思,陛下可谓是洞若观火。” “好事!” “做的不错。” 嘉靖却是再一次当众夸赞严绍庭。 袁炜亦是再次附和道:“今日有这些书院医学生在,伤员们也能最快得到医治,往后身上落下的病根也能少上不少,这自然是皇上所说的好事。若是我朝能有更多似书院里的这些医学生,倒是可以让军中多上更多通宵如何医治外伤的人呢。” 没有人是傻子。 即便严绍庭不说,众人也能看得出,这专门培养医治外伤的医学生们,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外伤。 没有哪里能比军中更多的了。 边关上但凡是发生一次战争,不说十成十的,但八九成都是外伤。 嘉靖当即看向严嵩等人:“这件事回头朕要与内阁好好商议一番,若是能效仿书院之法,倒是能成我朝百万将士之福!” 严嵩等人立马躬身抱拳。 “陛下心系天下,期盼军中将士少受伤患,此乃诸军之福!” 嘉靖乐呵呵的哼哼了一声。 他侧目看向严绍庭。 当着众人的面。 嘉靖沉声开口:“那你们可得要好好感谢严绍庭了!” 众人抬头,顺着皇帝的话,看向了严绍庭。 嘉靖则是毫无保留的说着话。 “今日若非严绍庭之下昌平治安司,恐怕这三千来犯之敌,已然席卷京畿,祸害我朝百姓。” “若无严绍庭,便也无书院里的这些不分男女的医学生,可以及时医治朕的这些有功将士们!” 这话倒是真的。 没人能反驳皇帝此番言语。 因为真要是这些蒙古人换个地方过来,恐怕现在京畿百姓真就血流成河了。 三千骑兵能带来怎样的灾难,谁都清楚。 而嘉靖的话。 却根本就没有停下。 他看向面前的严绍庭,以及那边已经被女医学生包扎好伤口,趴在担架上看过来的严鹄。 嘉靖满脸的喜色。 “严氏二子,一文一武,文武双全,功在社稷。” “我大明……” “无出其右!” ………… 月票月票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