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时隔二十多年。 皇帝再一次展现了他的君王手腕。 在场众人虽然心思各异,但却也明白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没人能改变得了。 哪怕严嵩这位首辅,今日会突然不符合常理的开口反对,也改不了这件事情的结果。 皇帝手腕啊…… 像袁炜和李春芳两人,到底是感触不算太深。 但徐阶和高拱两人却心中满是唏嘘。 往后朝廷里的日子,恐怕要格外精彩起来了。 当众人都已经不在意自己会如何说的时候。 严嵩笑了下。 “皇上圣明独断,今日昌平之事也算是为朝廷敲响警钟,内阁诸位既然都能支持皇上所说之事,老臣这等盼着告老还家的半截人,自无异议。” 事不可为。 严嵩从来就不会强要去做。 反对? 且不说自己会不会说支持的话了,反对那断然是不可能的。 不过借着机会,继续表明自己想从内阁首辅的位子上退下来,同样是个好的表达方式。 严嵩仍是面带笑容:“这一次京师遭逢蒙古潜入,倒也说明了些事情,龙虎军设立也算得上是应运而生。只不过,三千兵马驻扎昌平,老臣以为于情于理还是应当由朝廷另派老成稳重的将军为好。” 想退休。 权力往外推。 这就是严嵩此刻主打的态度。 徐阶等人对此自然没有意见,反倒是徐阶本人,对严嵩也是不由的再一次高看了一眼。 他是有些意外。 其实严嵩有前面那番话,顺带着表明要从首辅位子上退下来,便也就可以了。 但后面这句话,那就是可有可无的了。 不过态度表达的很好。 至少说明严家在这种事情上,还是知道顾虑的。 斗而不破。 往往才是大多数。 只有斗争到最后互不服输,才有可能破了局面。 不过也如徐阶所料。 嘉靖当即便挥手拒绝:“龙虎大将军正该执掌龙虎军,朝廷里哪个统兵的将军是生来便老成稳重的。更遑论龙虎军就在朝廷眼皮子底下,大抵是不会出什么事的。” 见皇帝依旧如此说,严嵩也就没再说些旁的了。 既然皇帝要这么干,严家也表明了态度,当下也只能如此照办了。 见在场内阁的人都没有再出口反对,嘉靖的心情也好了一些。 说完了龙虎军的事情。 嘉靖便大手一挥,今日昌平治安司民壮队包括预备队,统统赏银十两。负伤的再赏三十两,重伤五十两。 至于战功,也是按照朝廷过往的惯例,再加一等的赏赐。 如此这也就导致,光是今天昌平治安司下就多出了好几十个挂着总旗、百户官头衔的人。 甚至还有那么几个人,若是论起来,换到朝廷都能在军中当个千户官了。 连龙虎军的事情都没人再反对,这等赏赐的事情自然也没人说什么。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当下就算皇帝再如何赏赐昌平民壮队,这些人回头大概也就是按照头衔转为龙虎军。 接着便是治安司衙门上上下,也是各有赏赐。 肖俊鹏这个书吏首,也算是祖坟冒青烟的得了一个正八品的官身,算得上是翻越了阶级,一跃从吏变成了官。 一番赏赐下来。 朝廷的钱粮算不得多,封出去的官也都是继续在昌平治安司内部消化,不占朝廷别处官府衙门的名额,自然也没有什么争议。 只不过众人一直等到最后。 却都没有见到皇帝对严绍庭和徐渭这两个昌平治安司主副当家人的赏赐。 虽然有些不符合常理。 但今天皇帝干的事情,已经有不少是不符合常理的了。 听之任之吧。 众人心思也算是难得的统一了一次。 反正严绍庭现在年纪轻轻也已经官居高位手握重权,而徐渭也在早先凭着举人的身份拿到了詹事府右庶子的官职。 这一次不做封赏,也无可厚非。 反正至少明面上来看,严家不是还得了个正二品的上护军和国朝第一位龙虎大将军。 各种赏赐也都是落在了昌平。 里外里的。 严绍庭在这件事情上还是个赚字。 随后嘉靖又拉着严鹄这个福将爱将,领着乌泱泱的一群人在昌平溜达了一圈。 到处看看,当着众人的面在昌平百姓面前算是狠狠的露了一把脸,也实实在在的赚了一波民心。 毕竟昌平遭遇蒙古贼子来犯,皇帝能在当天就不顾凶险的亲自带兵出城支援,说到哪里去都是占了个爱民如子的名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