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既然已经敲定了双方要合作的事情。 剩下的时间,杨博便是和严绍庭详细的说明了一些注意事项。 毕竟他在朝中这么多年,虽然这一次要借严家在都察院和言官那边的力量发出不同的声音,但他也是有自己的人手需要去调动。 不过到底还是定下了具体的时间。 朝廷里针对宣府镇的弹劾,他们所要发出的不同声音,必须要赶在皇帝传旨召集内阁和朝臣廷议前完成。 不然等到事后,再去做这样的事情,就是无用功了。 送走杨博之后。 严绍庭重新坐下,却是眯起双眼,默默的琢磨着。 徐渭将茶桌上的东西全都收拾干净,重新泡了两杯茶。 “按理说,言官们对杨博的弹劾,其实根本算不得什么,便是较真也不过是降旨训斥两句而已。所以他今天句句不提自己,字字都在说宣府。” 徐渭默默的分析着当下的情况。 严绍庭低头端着茶杯,喝了一口昌平自产的茉莉茶,味道不重,淡淡的茶香味里带着更加细微的茉莉香。 “救宣府,便是在救他杨惟约自己。” “这一点他很清楚。” 严绍庭喝了一口茶,让茶香和香萦绕在唇齿之间。 对于今天杨博的突然登门到访,如今看算得上是在预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至少自己年初因为郭玉创的关系,在老道长面前谋划了一个大局,这一点就能让杨博看到自己会在这件事情上出手帮忙的可能。 同样的。 现在朝廷里的风波,主要就是来源于宣府。 如何定性宣府在这一次蒙古人进犯这件事情里的作用和功过,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点。 严绍庭眯着眼说:“只是他能亲自不加掩饰的前来寻我,也就是做好了会被朝中其他人知晓的准备。如此说来……” 徐渭听着严绍庭的分析,开口接过话:“若这般说,那就说明他已经做好要与徐阶正面对撞的准备了。” 毕竟朝廷里的科道言官,历来都是那帮清流的自留地。 即便旁人能插手其中,但也不过是一二无关紧要的位置。 总体上而言,科道言官还是以清流为主,在朝为官做的事情也是以清流的利益为准。 不论当下徐阶在朝廷里的地位如何,在没有新的利益代表被推上来前,他这个华亭徐依旧还是清流代表。 “杨博不是那种莽撞之人。” 严绍庭缓缓开口,给杨博做出评价后,继续说:“他既然会做出这样的决定,那就说明他自己还留有后手。” 朝廷里都是千年的狐狸。 就算今天自己答应了杨博的请求,但用屁股想都知道,杨博定然是做好了两手准备。 徐渭面生笑意,看向原本坐着杨博的位子:“不论如何,既然他做出这等准备,若是这件事最终会牵出徐阶,那他杨博自然要正面应对。” 听到徐渭这般说,严绍庭不由笑出声来。 在徐渭的注视下。 严绍庭乐呵呵的说道:“若是当真有这种能一起组团干徐阶的机会,岂不就是最愉快的事情?” 徐渭闻言会心一笑:“真要这样,就得要让陆同知他们暗中抓紧查清楚,这一次朝中言官弹劾背后到底有没有徐阶的影子了。” 对于这样的提议,严绍庭点头同意。 所谓无风不起浪。 虽然事情是因为宣府镇御敌不力引起,但京中远离宣府的言官们会这么快就发起弹劾,要说没人在背后推动也是绝无可能的。 查一查是很有必要的。 但真要是徐阶在背后充当幕后推手,恐怕还是要在正面将其逼出原型,最好是能让高拱、杨博这些朝廷里的北方派和晋党份子,能亲眼看到以徐阶为代表的南方清流是如何在他们背后使绊子的。 毕竟这是他们双方的矛盾和冲突。 自己就算是答应了杨博合作的要求,但也没必要为了他们的利益真就冲在最前面。 想来杨博对此也是心知肚明。 不过想到徐渭的提议。 严绍庭还是紧跟着说道:“另外还要好好查一查这一次帮那些蒙古人进来的被俘白莲教众,看看这件事背后有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消息。” 见严绍庭如此说,徐渭立马疑惑道:“郎君是觉得,这些白莲教背后不简单?” 严绍庭哼哼了一声。 “悄无声息就带着三千多蒙古人进来,能简单才是真的有鬼了!” 徐渭点点头:“这件事似乎就是落在朱七千户手上,要不我现在过去一趟?” 严绍庭目光转动,念头流逝,细想之后便点头道:“用昌平治安司的名义过去一趟,这种事情没必要遮掩。” 徐渭点头应下。 见严绍庭没有再提庞的事情,便微微躬身退出茶室,往锦衣卫衙门那边赶去。 而在送走徐渭后,严绍庭也是将面前茶杯里的茉莉茶一饮而尽。 放下茶杯,便已站起身往严府后宅而去。 另一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