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年两千万的收益。 往后更会节节攀升的财税增长。 这样的政绩摆在眼前,不说殿内的其他人,就算是嘉靖也不由的在心中深深一叹。 如果不是高燿今天单独将这件事情拿出来说。 他都没有反应过来,因为严绍庭而让朝廷现如今每年多得了多少收益和进项。 不由的。 嘉靖再看向殿内站在严嵩身后的严绍庭时,眼里又多了几分火热。 自己原本是知道这小子有点厉害,能给自己和朝廷弄来银子。 但没想到,竟然这么厉害! 要不要还是继续将这小子留在京中? 一瞬间。 嘉靖心中闪过一个念头。 毕竟让这小子留在京中,说不定什么时候又能给朝廷弄出来一个年入千万的进项呢? 而在高燿之后。 万寿宫殿内却已经再次生出新的动静。 这一次不再是户部尚书高燿,而是变成了吏部尚书郭朴。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下,郭朴缓缓走了出来。 当大伙还在迟疑,郭朴这个时候站出来是要对户部的差事做什么评价的时候。 郭朴已经笑着开口道:“皇上,说起来臣今日也得要为严宾客说说话了。如高尚书所言,严宾客实乃有大功于朝廷!” 这话一出,众人不禁愣住了。 高燿说严绍庭对朝廷有大功,那是建立在每年两千万两收益的事情上,你个郭朴又能说出什么新的东西来。 但是也有人是反应了过来,眼里带着几分期待。 而郭朴也没有让在场的人等待更久。 他直接开口道:“今岁严宾客于圣前廷议之时,提出了待官生保送制,初意是为了整顿地方官府吏治,打击贪腐胥吏,禁止这些宵小之徒为祸地方。当下虽然此策施行不过大半年,于我朝两京一十三省亦未能尽数摊开,但却也是收效显著!” 随着郭朴开口解释,在场方才还不明白的人终于是反应了过来。 待官生保送制! 这件事当初也确实是经由严绍庭之手推行下去的。 郭朴则是继续面带笑容的说着:“根据吏部有司清查审核,现已召集足够待官生的地方官府,其地方吏治已在这半年里大有改观。地方各项政令,更比过往效率提升明显。 吏部虽不精通算术财税,但却也在这一次审核之中窥见一二,只要待官生保送制能长期执行,则地方民生必然会大为改观,而地方各类税课也必然会有一次明显增长!” 殿内,随着郭朴的解释,再一次陷入短暂的安静。 按照他的解释,这番话可以做出两个总结。 第一件事就是待官生保送制是有作用的,而且是作用显著。 第二件便是,因为这样的改变,朝廷将会在这些地方得到更多的财税收入。 而这。 完全就契合了朝廷当初定下要整饬吏治的思路。 先民生,后财税。 无形之中。 殿内道道视线,齐齐的投向了严绍庭。 忽然再一次被顶到了风口浪尖的严绍庭,虽然知道今天会发生的事情,但却也没想到高燿和郭朴两人竟然能这么直白的就夸赞起自己。 不由的。 他的脸也变得有些红。 他都不知道,自己竟然这么厉害? 而随着郭朴开口提到待官生保送制。 原本在户部差事上都没有说话的高拱,也不得不站了出来。 高拱侧目看了一眼严绍庭,则又抱拳朝向上方的皇帝。 “皇上,老臣一直深以为然,治国当先吏治,如今朝廷定下整饬吏治之国策,地方上又有待官生保送制相辅相佐,官、吏皆有严肃,政令自当通行,百姓自当安乐。” 虽然高拱没有如高燿、郭朴一样直接夸严绍庭,但这番话能从他的嘴里说出来。 无疑是在肯定郭朴所说的待官生保送制的作用。 而这个制度,便是严绍庭建立起来的。 等到高拱说完话后。 严绍庭也不得不拱手颔首:“回禀皇上,待官生保送制当初虽是微臣圣前谏言提议,但却是裕王最先提出此般论点,也正是因此皇上方才加其国子监祭酒衔,如今吏部郭尚书言及此策已有成效,皇上当降旨再行褒奖裕王才是。” 这份功劳从一开始就是定下来给裕王的。 严绍庭对这一点还是分得清。 不过上方的嘉靖却是挥了挥手。 这里面的弯弯绕绕,自己怎么可能不清楚。 他只是笑着说道:“该是谁的功劳,朕历来分的清楚。如今朝廷日益红火,朕亦清楚,少不了你的那份功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