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留在屋中的张遐龄,整张脸已经是彻底的红了。 那是兴奋到无以复加后的涨红。 现在天下但凡有心眼的人,谁不知道昌平书院山长是谁啊。 裕王爷在这件事情上出手了! 张遐龄脑袋里的念头几乎是要冲到九霄云上去了。 一股子飘飘然的感觉,让他脚下的步伐都软了起来。 虽然还没开始。 但张遐龄确信。 自己赌对了! 这把用整个蒲州张家押注的赌局。 他娘的自己赌对咯! 看着门框外那道年轻但此刻怎么看怎么充满魅力的背影。 张遐龄兴奋的握紧双拳,无声的朝着空气砸了两拳头。 屋外。 回廊下。 严绍庭眯着双眼,看向水驿外,似乎是坐在张遐龄一行来时马车上的王谦。 这几年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大明真的能变得更好吗? 答案是未知的。 一开始,他想过来一场全面的革新。 但没多久他就明白,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在这个时候想那些事情,无异于是痴心妄想,痴人说梦。 于是。 他就转变成给大明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将大明的底子打的更牢固一些。 或许等到避免那该死的结局。 时间的流逝,会让这片他所热爱的土地,自发的发生一些改变。 也正是基于此。 他选择了亲手去制造一个属于大明的新的利益集团。 一个能将利益来源地,从中原大地转向外面的利益集团。 当人们开始关注外面的时候。 中原土地上的百姓,终究会少一些被剥削,而随着总体财富的增长,积攒在中原的财富越来越多。 最底层的百姓,日子也终究会好过一些。 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因为走出去,必然要依靠内部的人和事。 那么。 这些人就会主动或潜意识的让渡出来一些利益。 不然。 谁他娘的愿意跟着你出海啊。 光靠这些所谓的勋臣?还是那些士绅商贾? 靠他们自己划船出海打天下? 到时候不用自己去解释去斗争,这些人就会主动的给予百姓好处,以求数量最多的百姓能够为他们在海外的利益去出力。 矛盾的转移。 便是如此。 只是结局如何。 严绍庭也不清楚。 自己能做的就是点一把火。 “宾客之才,在下今日当真是得以亲眼窥见。” “放眼举朝上下,在下深以为,若宾客久在朝中,我大明必将如强汉盛唐,再复中原盛世!” 脚下软绵绵轻飘飘的张遐龄,终于是带着满腔的兴奋走出了屋子,到了严绍庭的身后。 严绍庭没有回头,只是轻笑着问道:“既然张兄已经有了抉择,想来接下来该怎么做,也理当清楚。” 张遐龄点点头。 他的脸上依旧带着明晃晃的激动。 “宾客此次之所以南下总理六省,想来便是为了此事,若不然在下实在想不出宾客有何理由要亲身南下。” 想明白了这些事情后。 张遐龄终于是没了今日一开始来时的紧张,气度也变得从容起来:“这一次在下带着各家叮嘱南下,便已经做好同宾客一并入那南京城的打算。为此,山西几个还有些底子的商号,也已经先行派人去往应天府了。” 这是晋党他们原本就厘定的计划。 如果和严绍庭的交易达成,他们或许能借着严绍庭总理六省,将晋党的手插向江南。便是不成,可到底还是仁义在,便是不能插手,也该能在南方置办起一些买卖。 严绍庭嗯了声:“既如此,可就要劳烦张兄这几日暂时与我等留在这马头镇了。” 张遐龄愣了一下。 “您当下不准备继续南下?” 严绍庭终于是转身回头,带着一抹笑意看向张遐龄。 “江南。” “需要破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