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首辅很忧伤。 走回文渊阁的路上,首辅往日里那道挺拔的身形,板正笔直的后背,如同是压了万钧重物一样深深的弯下,以至于直立不起来。 穿过左顺门,文渊阁已经近在眼前。 高拱却停下了脚步,向左侧目看向北边的文华殿以及东宫。 “我等今日都中计了。” 高拱的声音显得无比的凝重和愤怒。 风推动着热浪席卷而来,文华殿和文渊阁之间栽种的观赏林木,发出嗦嗦的声响。 袁炜和李春芳被首辅这句话给吓了一跳。 两人无不是缩头缩脑的看了一圈四周,两位阁臣那阴森森的眼神,吓得远处几名正要走过来的太监和宫女,立即停下脚步。 “元……元辅……” “你莫要吓我等……” 袁炜哭丧着脸,唯恐今天屡次经受刺激的高拱,再说出什么胆大包天的话来。 李春芳更是想拍晕了高拱,然后直接逃出皇城,回家上疏请辞。 这日子没法过了! 高拱却是在压抑着心中的不快:“今日所发生的一切,都在皇上预料之中。自开年以来,太师请辞并奏请新政,皇上准允开议,出现今日这等百官跪谏宫门之事,是必然会发生的。皇上一直在等着!一直在等着今天这事发生!” 这就开始阴谋论了。 尤其是以首辅带头开始阴谋论。 明明夏日炎炎,袁炜却不由的打了一个寒颤。 太他娘的吓人了。 袁阁老的脸都变得有些白。 高拱却在继续说道:“若当初朝中支持反对的奏疏不断涌上,皇上能降旨压下反对之声,或施以手段,则便是朝中仍有官员不满新政,也不至于闹出今日这等大的事情。便是再有官员跪谏,也不会如今日这般人数之众!” 他似乎是在讲述着一个故事。 一个早就被设计好的桥段话本。 高拱转身,看向袁炜和李春芳两人。 他脸色无比确信:“这就是一个局!一个由皇上一手纵容出来的局!” 风停了。 热浪袭来。 袁炜的额头上,汗水不断的渗出,顺着脸颊滑落下来。 李春芳也不好受,眼神不断的看向四周。 半响的功夫。 李春芳才小心翼翼说道:“元辅,怎可胡乱妄议君上?此乃臣子所为?” “如何不能说?” 高拱毫不收敛,直接反驳了一句。 李春芳闭上了嘴。 高拱却仍是脸色阴翳道:“今日所生诸事,都是由皇上一手纵容出来的。这事,无可争议!” 袁炜深思了许久,最终小声道:“元辅,即便今日之事都是皇上纵容所致,可严讷他们若当真是上察圣心,下视黎庶,也该知晓当下乃是新政不得不开之时。又如何能像他们那样,反对不成,便闹出这等跪谏宫门的事情。万般过错,难道还真能归于皇上?这是不尽然的,便如今日,重重过错,该是落在反对新政之人身上才是。” 对于袁炜的话,李春芳也是不由的点头表示认同。 这其实就是公道话。 别管皇帝以前怎么样,如今皇帝欲开新政,那就是件好事。 虽然他和袁炜都算是青词阁臣,可到了这个位子,谁心里没点想要施展作为的想法? 说自己想要回家上疏请辞,那都是假的,不过是为了不被麻烦缠身罢了。 若是有机会。 他高拱现在能执掌朝堂,推行新政。 我李春芳又如何不能? 李春芳觉得现在的高拱,就是太过于计较旁枝末节了。 可高拱却并不这么认为。 他沉着脸说道:“便是如你们所说,此乃臣子之过。便是如此,依律查办即可。今日又如何会有那龙虎军精骑入城,现如今更是大军驻扎西安门?这其中深意,难道你们也看不明白?” 袁炜和李春芳都不说话了。 因为他们真的是看明白了。 高拱哼哼了两声:“皇上欲开新政,却又早早布局,纵容严讷等人反对新政,闹出今日跪谏宫门之事。如此,皇上便能顺势让龙虎军入城。如今皇上也不遣散跪谏官员,仍留其在西安门外,如此自然就能进一步让龙虎军驻守西安门。这一条条,便如同是早就计划好了的,我等也不能有半点反对的意见。可皇上为何偏偏要如此做呢?你二位亦是阁臣,难道心中不清楚皇上此举之意?” 这事谁都清楚。 袁炜脸色古怪,憋着一肚子的话。 李春芳则是抬头看天。 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说以及敢不敢说却又是另一回事。 他们不敢说。 “你们不敢说,老夫却敢说!” 高拱脸色阴沉,注视着两人,将三人心中看透了的话说了出来:“皇上这是不信臣子!” 若是皇帝当真信任自己的臣子,就该相信朝中官员能处理好新政开端之事,也能放心宫闱周全,而不是亲自设局一步步引着反对之人坠入坑中,也不会将三千精骑借故调入城中,驻守西苑。 可袁炜和李春芳再也忍不住了。 第(1/3)页